双调湘君

问湘君何处翱游,怎弭节江皋,江水东流。薜荔芙蓉,涔阳极浦,杜若芳洲。
驾飞龙兮兰旌蕙绸,君不行兮河故夷犹。玉佩谁留,步马椒丘,忍别灵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调湘君》是元代诗人阿鲁威的诗词作品。阿鲁威,字伯高,元朝时期著名的文人墨客,他的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哲理思考为题材。在《双调湘君》中,阿鲁威巧妙地将湘江边的自然景观与湘君的遨游联系起来,抒发了对远方湘君的深深思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阿鲁威,元代著名诗人,活动于元初至元年间,与杨维桢、虞集等文人交游,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 文学成就:阿鲁威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其诗作常以壮阔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见长,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1. 诗词原文
  • 问湘君何处翱游,怎弭节江皋,江水东流。
  • 薜荔芙蓉,涔阳极浦,杜若芳洲。
  • 驾飞龙兮兰旌蕙绸,君不行兮河故夷犹。
  • 玉佩谁留,步马椒丘,忍别灵修。
  1.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通过对湘君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湘江边的壮丽图景,表达了对湘君的深深思念。
  • 语言优美:阿鲁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如“薛荔芙蓉,涔阳极浦,杜若芳洲”等句子,都充满了诗意。
  • 情感真挚:整首词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深情厚意,情感真挚感人。
  1. 文化背景
  • 元朝文化:元朝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时期,阿鲁威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
  • 自然崇拜:元朝时期的文人往往有着深厚的自然崇拜情结,阿鲁威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阿鲁威巧妙地将湘江的自然景观与湘君的遨游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 意象运用: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湘君、江水、芙蓉等,都极具象征意义。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的代表作之一,《双调湘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艺术启示:阿鲁威的作品对后世的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山水诗词的创作方面。

阿鲁威的《双调湘君》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