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世明经业,传家昼锦衣。
干戈危独立,桑梓晚全归。
远戍孤云淡,平原落日微。
送车泪交洒,霜叶不成飞。
挽吉水孙碧涧判院
介绍
《挽吉水孙碧涧判院》是元代诗人周霆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孙碧涧故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作于元末至正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周霆震作为一位文学家,其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在这首诗中,周霆震通过描绘故居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友孙碧涧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特征。例如,元代社会经历了战乱和动荡,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和逝去的朋友产生深深的怀念和哀思。
从诗歌内容上看,《挽吉水孙碧涧判院》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八句,结构紧凑,韵律和谐。诗歌以“嗣世明经业”开头,赞扬了孙碧涧家族世代传承的学问与道德,暗示其深厚的学术根基。接下来,诗歌描述了孙碧涧故居的景象,包括孤云、平原、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送车泪交洒、霜叶不成飞等情感表达。这些景象和情感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特色。例如,元代社会普遍重视文化教育,许多文人雅士都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在这种背景下,诗歌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挽吉水孙碧涧判院》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干戈危独立”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危险和孤独;“桑梓晚全归”则暗示着朋友的晚年回归。此外,诗歌还采用了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如“远戍孤云淡”与“平原落日微”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深度,也使其成为元代诗歌艺术的典范之一。
《挽吉水孙碧涧判院》作为元代周霆震的代表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文学成就,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