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鎗竿岭二首

风雨过鎗竿,升高不惮难。
黑云侵帽湿,碧树拂衣寒。
孤庙依危壁,飞泉走激湍。
茅檐梦初熟,笑我据征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鎗竿岭二首是一首描绘登山经历的诗作。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周伯琦(元代),字仲师,自号东岩老人,世称周东岩,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其书法以行草著称,画艺则以山水花鸟见长,诗歌多抒发其人生感慨与志趣。周伯琦的作品在元代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颇深。

  2. 内容

  • 诗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风雨过鎗竿,升高不惮难”描绘了山势之险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 描述了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观,如黑云压顶、碧树寒风、孤庙飞泉等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
  • 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态度,通过描写梦境般的茅檐生活与征鞍上的辛劳,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笑我据征鞍”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豁达与幽默感。
  1. 风格
  • 该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
  1. 艺术特色
  • 诗中的用词考究,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描绘,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一幅幅静态的画面,更是情感和意志的流露。

周伯琦的《过鎗竿岭二首》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