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喷雪湿征袍,陟降驰驱不任劳。
石啮马蹄山路涩,风抟雕影午天高。
农场纳稼收成早,僧舍悬崖构缔牢。
天府舆图称第一,金汤更用数函褒。
还途居庸关中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还途居庸关中即事》是元代诗人周伯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进行详细探讨:
作者介绍:周伯琦,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他是元朝饶州人,幼年时便入国学为上舍生,因家族背景而得以补南海簿位,后三转至翰林修撰,顺帝至正年间累迁参知政事。
诗歌原文:
飞泉喷雪湿征袍,陟降驰驱不任劳。石齧马蹄山路涩,风抟雕影午天高。
农场纳稼收成早,僧舍悬崖构缔牢。天府舆图称第一,金汤更用数函褒。诗歌注释:
- 飞泉喷雪:形容泉水飞溅像雪花一般,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陟降驰驱:意为行走、奔驰,表示诗人在旅途中奔波劳累的情景。
- 天府舆图:指的是中国各地的地图,表明诗人对国家地理的了解与兴趣。
- 天府:古代对成都一带的美称。《尚书·禹贡》中有“厥土惟沃,厥田惟中”之句,成都平原肥沃,土地丰美,故有“天府之国”之称。
- 舆图称第一:意指国家的地图在天下首屈一指,意味着国家疆域广阔、地理复杂且资源丰富。
- 金汤更用数函褒:金汤,指城墙坚固如金汤;数函,指多次使用。此句意味着城池的防御非常坚固,多次使用也不会轻易受损。
-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还途居庸关中即事》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飞泉、峻岭、农田和寺院等自然和人文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 艺术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意象生动,富有画面感。例如,“石齧马蹄山路涩”中的“石齧”和“山路涩”,形象地描述了山路崎岖难行的景象。
- 意境营造:诗中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人文元素,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周伯琦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他曾在官场中历经波折,也曾在平江等地担任官职。在晚年归隐后,他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开始关注自然和人生哲理。因此,在他的笔下,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田园风光,都显得如此生动而富有诗意。
文化影响:《还途居庸关中即事》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丰富了元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还途居庸关中即事》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作为了解元代历史文化和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这首诗篇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