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

东风拂面又清明,共揖西山晓出城。
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
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
展罢归涂无限思,一尊松下重班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是元代诗人周伯琦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缅怀先贤的历史画卷。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周伯琦,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元朝饶州人。其幼年便入国学,后以荫补南海簿,三转职至翰林修撰。
  • 政治生涯:顺帝至正中,周伯琦累迁参知政事,并曾招谕平江的张士诚,拜为江浙行省左丞,留镇平江十余年。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节选:《岁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东风拂面又清明,共揖西山晓出城”,描写了春天的气息与出游的情景;“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展现了郊外的风景和行走的景致;“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表达了对贤臣的追思和对故相坟墓的瞻仰。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语言精炼,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述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清新脱俗的山水之间。
  • 文化内涵: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春天出游的场景,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隐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和敬仰。特别是“凤毛世表贤臣瑞”一句,不仅赞美了被祭祀者的英名,也寄托了人们对贤臣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岁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及其文学成就,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