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泊京口

长江天堑控南州,吴越相望民物稠。
万里风涛趋大海,两山岩壑障中流。
鱼龙喷薄瓜洲渡,燕雀喧呼多景楼。
旧垒更须夸铁瓮,清时久不识兜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扬子江泊京口》是元代诗人周伯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子江的壮丽景色和吴越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周伯琦是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在元代文学中,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周伯琦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2. 诗歌原文及翻译:《渡扬子江泊京口》的原文如下:
    长江天堑控南州,
    吴越相望民物稠。
    万里风涛趋大海,
    两山岩壑障中流。
    鱼龙喷薄瓜洲渡,
    燕雀喧呼多景楼。
    旧垒更须夸铁瓮,
    清时久不识兜鍪。
  3. 诗歌赏析与评析: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通过对扬子江壮丽景色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旧垒”一词也寓意着对历史的回望以及对现实的关注。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周伯琦通过对家乡景色的描绘,寄托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折射出了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

《渡扬子江泊京口》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领略到作者的艺术才华,还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元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