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堑控南州,吴越相望民物稠。
万里风涛趋大海,两山岩壑障中流。
鱼龙喷薄瓜洲渡,燕雀喧呼多景楼。
旧垒更须夸铁瓮,清时久不识兜鍪。
渡扬子江泊京口
长江天堑控南州,吴越相望民物稠。
万里风涛趋大海,两山岩壑障中流。
鱼龙喷薄瓜洲渡,燕雀喧呼多景楼。
旧垒更须夸铁瓮,清时久不识兜鍪。
释义:
- 第一句“长江天堑控南州,吴越相望民物稠。”描绘出长江作为天然的屏障,将南方的苏州和南京隔开,而苏州、南京等城市因为靠近长江而得名,形成了吴越两地的地理特点。”吴越相望”指的是江南的苏州和杭州一带与江北的扬州相邻,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貌。
- 第二句“万里风涛趋大海,两山岩壑障中流。”表达了长江波涛汹涌、奔向大海的景象,以及两岸的山脉如同天然的屏障,阻挡了江水的流向,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 第三句“鱼龙喷薄瓜洲渡,燕雀喧呼多景楼。”以鱼和龙的形象比喻江水奔腾的气势,而燕子和麻雀则在多景楼上欢声笑语,描绘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边的热闹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
- 第四句“旧垒更须夸铁瓮,清时久不识兜鍪。”以铁瓮城为例,强调了历史的痕迹和沧桑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清平盛世的向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长江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成功地将长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天堑”、“江水”、“山川”等,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韵味。此外,诗中的一些意象如“鱼龙”、“燕雀”、“铁瓮”等,也都富有象征意义,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内涵和深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