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百尺台,荡荡昌平原。
隆隆镇天府,奕奕环星垣。
居庸亘北纪,隩区敛全燕。
苍龙在蟠拿,白虎右踞蹲。
斯名岂易得,天以遗吾元。
明明传正统,圣子及神孙。
巡归遂驻跸,衣冠照乾坤。
山川皆改容,草木亦被恩。
章华民力竭,柏梁侈心存。
岂若因自然,张设一旦昏。
雄伟国势重,简俭邦本敦。
年年举盛典,宫中奏云门。
【注释】
巍巍:高耸的样子。镇:保卫、镇守的意思。
奕奕:光彩照人的样子。
隩区:幽静的地方。
苍龙:这里代指龙虎台,因为龙虎台是古代帝王巡行时的驻跸之地。
居庸:长城名,在今北京延庆西北。
圣子:即天子,古代对国君的尊称。
简俭(jian jiǎn):简朴、节约的意思。邦本:国家的基石、根本。
云门:古代的一种乐舞形式,以“云”为名,因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纪行诗中的第十首,写的是作者巡视途中经过昌平时所看到的景色及感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结构整齐匀称,音节朗朗上口,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故事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第一、二两句写龙虎台的宏伟壮丽,第三、四句又从历史的角度加以描写,第五、六句则是从自然的角度进行描绘,最后两句则由自然景象引发出对国家大政的关心和对统治者奢靡生活的批评。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