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叠新城绕涧隈,剑池池上碧崔嵬。
于菟夜吼山灵振,仙鬼哀吟风雨来。

【注释】

至正丁酉:即元至正八年(1348)。督役:监督工程,这里指监修虎丘。城:修建城墙。连月:经过很长时间。新城:新修的城池。四叠:指虎丘山有四个主要山头。涧隈:涧旁的山崖。于菟(tú):老虎。仙鬼:传说中能够变化成各种形象的鬼怪。夜吼:夜晚大声吼叫。

【译文】

四层新筑的城墙环绕在山涧边弯曲的地方,剑池上的青翠山峰显得高耸、陡峭。

老虎夜晚吼叫,惊动了山中的神灵;风雨交加时,仙鬼们也发出悲鸣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至正八年(1348)监修虎丘山时所作。诗人在诗中写道:“四叠新城绕涧隈,剑池池上碧崔嵬。于菟夜吼山灵振,仙鬼哀吟风雨来。”

“四叠新城绕涧隈”,四层新筑的城墙环绕在山涧边弯曲的地方,这是虎丘山新貌。虎丘为吴地著名的风景胜迹,自唐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曾登临虎丘,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人登上虎丘,自然要写虎丘的景色。

“剑池”是虎丘最有名的景致,相传春秋时吴王阖庐铸剑于此,故名“剑池”。诗人站在剑池边上,极目远眺。只见“四叠新城”环绕着蜿蜒的山涧,那碧绿的山峰,高耸入云,令人心旷神怡。虎丘山上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剑池。据载,春秋时期吴国铸五把宝剑时,就选了虎丘这个地方。这五把宝剑就是后来的“干将”、“莫邪”两把名剑。所以后人便把剑池称为吴王墓,又称剑池山。虎丘山不仅以山势险峻、景色秀丽著称,而且还与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有着密切关联。如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在此铸剑,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饮酒作诗,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曾在此拜师学艺等。这些历史遗迹,使虎丘山更加具有传奇色彩。诗人站在虎丘山巅,眺望四周,群山环抱之中,剑池碧波荡漾,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于菟夜吼山灵振”,老虎晚上咆哮,山中的神灵被惊醒,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夜吼”和“山灵”两个词语,表现了虎丘山幽深莫测、神秘迷人的特点。虎丘山上还有许多古迹,如剑池、虎丘寺、千人石、听涛阁等。其中最有名的是虎丘塔。虎丘塔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原高四层八面,后经历代重修,现存七层八面,高约7.5米,是苏州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虎丘塔历经沧桑,依然巍然挺立,屹立于苏州城的西郊,成为苏州的象征。虎丘塔不仅是苏州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人们了解古代苏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仙鬼哀吟风雨来”,当风雨降临时,仙鬼们也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悲哀地啼哭起来。虎丘山上不仅有神奇的传说,而且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虎丘山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秋天果实累累,稻谷飘香;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无论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都各有其独特的美。诗人站在虎丘山顶之上,放眼望去,一片生机盎然。

这首五言古诗描写了诗人游览虎丘山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想。诗人通过对虎丘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