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复入关,五见月上弦。
草木虽未霜,寒风已凄然。
厓路何纡萦,叠嶂横中天。
上有太古石,下有无底泉。
幽致良足嘉,万雷柰喧阗。
驯象宝辔鸣,紫驼锦幪鲜。
铁骑簇云队,黄屋循星躔。
时巡谧风俗,执法恭后先。
达官国同休,拔宅如登仙。
细民终岁劳,输转日忧煎。
苦乐殊云泥,使我中心悁。
偶经岩谷胜,复忆江湖壖。
升高望白云,楚天浩无边。
王师未休息,敢赋归来篇。
【译文】:
出关又入关,五次见到月亮上弦月。
草木虽然没受霜打,寒风已经凄凉寒冷。
悬崖小径多么迂回曲折,层层山峦横贯天空。
上面有一块太古的石头,下面有一条无底的泉水。
幽深的意境很值得称赞,万雷喧阗使人心烦意乱。
驯养的象用宝辔相随,紫红驼披着锦袍鲜艳。
铁骑簇拥云队,黄屋沿着星宿行进。
皇帝巡游安定风俗,执法恭敬在后先。
高官贵戚同享太平,搬走宅院如登仙乡。
平民百姓终年劳累,日复一日忧虑煎煎。
苦乐差别就像云泥,使我内心十分惆怅。
偶尔经过山岩谷地胜景,又想起江湖的岸边。
登高遥望白云飘荡,楚天辽阔无边无际。
王师尚未休息,我敢献上《归来篇》?
【注释】:
-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为明长城八达岭段南口。
- 五:五次。上弦月指农历每月十五前后的月亮。
- 寒风:北风。凄然:凄凉。
- 厓(yái)路:崖路。纡萦:回环。
- 叠嶂(zhàng):重叠的山峰。
- 太古:古代,远古。石:指太白山。
- 无底泉:没有尽头的泉眼。
- 幽致:深远的情趣。嘉:美。
- 万雷:指雷声。
- 驯象:驯养的大象。宝辔(pèi):装饰精美的马络头。
- 紫驼:一种青色驼毛皮制成的毡子。锦幪(méng):用锦缎做成的头巾。
- 云队:形容骑兵阵容浩大。云:比喻多。星躔(qián):星辰运行的轨道。
- 时巡:经常巡视。谧(mì):安静。风俗:风气和习惯。恭:敬重。
- 达官:显贵的官员。国同休:国家安定美好。
- 拔宅:离开自己的住宅。如登仙:好像到了仙境一样。
- 细民:普通百姓。终岁:一年到头。输转:转运,输送。忧煎:忧虑、焦虑不安。
- 苦乐:痛苦与快乐。云泥:喻差别悬殊。
- “偶经”二句:偶然经过山川风景优美的地方。岩谷:山间溪涧。
- 升高:登上高处。望:远眺。
- 楚天:指广阔的天空。边:边际。
- 王师:这里指朝廷的军队。未休息:未停止行动。
- 敢赋:敢于赋诗。归来篇:即《归去来兮辞》。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居庸关一带游览时所写。首联点明题旨:“出关复入关,五见月上弦。”意思是说诗人多次经过居庸关出入,每次都看到月亮刚上弦月,可见诗人对居庸关的景色是多么熟悉,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他“壮志欲填海”的思想豪情。颔联“草木虽未霜,寒风已凄然”,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尽管草木还没有被霜打过,但寒风已经吹得很凄冷了,这两句诗把居庸关秋色写得很有特色,使人感到既荒凉又清丽,既寂静又悲凉。颈联“厓路何纡萦,叠嶂横中天”,描绘的是居庸关地势的特点。从关口到山顶,弯弯曲曲,层峦叠嶂,直插云天,给人以雄伟险峻的感觉。“上有太古石,下有无底泉。”这一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词,突出了居庸关的古老和险要。尾联“幽致良足嘉,万雷柰喧阗”,诗人赞叹居庸关幽深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同时指出即使是万雷喧阗也掩盖不了它的幽深,这一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之情,又表现出他对居庸关景色的喜爱之情。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命运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