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山甫

寇盗连年剧猬毛,一身无处可奔逃。
陈平自合西归汉,诸葛焉能北事曹。
嗟我命兼才共薄,仰君名与德俱高。
几时一笑沧浪畔,右手持杯左手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赵山甫》是金元易代时期的诗人房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赠赵山甫》是金元易代诗人房皞的作品之一。房皞,字希白,号白云子,生于金承安四年(1281年),逝于元至元十八年(1282年)。他是金元易代诗人中的一员,与多位文人交游甚密。
  2. 创作背景:诗中描述的是战乱频发的背景下,友人无处可逃的境遇。通过对比历史上的陈平、诸葛亮等人的命运,表达了对友人名望与品德的敬仰之情。
  3. 诗意解析:诗中“寇盗连年剧猬毛,一身无处可奔逃”两句,描绘了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惨状。而“陈平自合西归汉,诸葛焉能北事曹”则引用了陈平辅佐刘邦、诸葛亮辅助刘备的历史典故,暗喻友人虽身处乱世,却依然坚守节操,未随波逐流。
  4. 文化意涵:此诗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之作,更是对历史人物陈平和诸葛亮的赞颂。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自身遭遇相联系,表达了对友人名望与品德的敬重。
  5. 艺术特色:房皞的诗作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著称,此诗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赠赵山甫》以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房皞的《赠赵山甫》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情厚谊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丰富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其深入理解和赏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位金元易代时期的诗人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