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杨叔能

仰看飞鸿俯看鳞,讣来不觉泪沾巾。
风尘末路尤多难,山泽癯儒只合贫。
乱后有谁收恨骨,眼前无复见斯人。
襄阳旧隐依然在,花落空庭冷淡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杨叔能》是元代诗人房皞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杨叔能的深切哀思和对其一生遭遇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哭杨叔能》: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杨叔能在元朝时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字叔能,生于1199年,卒于1272年。他是金末元初河汾八老之一,与元好问等诗人关系密切。
  • 诗歌成就:杨叔能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他的诗歌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广泛传诵。
  1. 诗句解析
  • 仰看飞鸿俯看鳞:这句描述了诗人抬头仰望飞翔的大雁,低头却看见水中游动的鱼,比喻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 讣来不觉泪沾巾: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朋友去世的消息毫无防备,悲痛至极,以至于泪水沾湿了衣巾。
  • 风尘末路尤多难: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乱世,经历重重困难。
  • 山泽癯儒只合贫:这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学识渊博但生活清贫的人,只能选择隐居不仕,过着贫困的生活。
  • 乱后有谁收恨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乱世之后,人们是否能够收容他的遗骨的担忧。
  • 眼前无复见斯人:意味着在经历了这么多变故之后,再也见不到这位老朋友了。
  • 襄阳旧隐依然在:尽管世事变化,诗人的朋友杨叔能的故居依然存在,这也是一种安慰。
  • 花落空庭冷淡春:这句描绘了庭院中的花朵凋零,春意已去,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凄凉和孤独。
  1. 作品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元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 表达哀悼之情:诗人对杨叔能的逝世表达了深深的哀悼和不舍,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人文关怀。
  • 探讨生命观念:诗中关于生死、贫富、荣辱的讨论,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1. 文化价值
  • 文学艺术价值:《哭杨叔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 历史文献价值:作为元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它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风貌的窗口。
  1. 现代启示
  • 珍惜友情:这首诗提醒现代人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真正的知己并不多见。
  • 面对困难的勇气:诗人在面对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韧,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哭杨叔能》不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也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够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