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子野

山川已入史迁笔,乡里还从马少游。
万里乾坤双短鬓,五湖风月一扁舟。
飘零末路谁青眼,归去沧洲愧白鸥。
有地可耕书可读,吾生此外复何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孙子野》是一首元代诗人周权的诗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生平
  • 周权: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今浙江丽水)人。
  • 生平经历:磊落负隽才,然不得志。延祐六年持所作走京师。
  1. 诗歌原文
    山川已入史迁笔,乡里还从马少游。
    万里乾坤双短鬓,五湖风月一扁舟。
    飘零末路谁青眼,归去沧洲愧白鸥。
    有地可耕书可读,吾生此外复何求。

  2. 诗歌赏析

  • 首联描绘了历史的深邃:“山川已入史迁笔”意味着诗人以史迁笔法描绘眼前的山水,展现了他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颔联表达了个人感慨:“乡里还从马少游”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与情感,以及在人生旅途中寻找归属感的渴望。
  • 颈联透露出对命运的思考:“万里乾坤双短鬓,五湖风月一扁舟”表现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渺小感与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
  • 尾联抒发了回归自然的向往:“飘零末路谁青眼,归去沧洲愧白鸥”。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以及对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向往。
  1. 创作背景
  • 周权是一位不得志的文人,他的创作常常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特点。
  • 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因此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寓意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层认识。
  • 语言简练:尽管诗歌内容深刻,但语言却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周权的《次韵孙子野》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诗作,也是研究元代诗歌及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世界,从而更深入地探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