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郢中来,抗志青云表。
持螯共拍浮,江远孤舟小。
寒夜潮气白,楚树晴乌早。
酒阑起推篷,落月在西岛。
相逢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相逢吟”是元代诗人周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上夜行图,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在明月下饮酒赏景的情景,以及在酒阑之后推开船篷,观赏西岛落月的惬意。
周权(1269-1350),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人。他是一位磊落负隽才的诗人兼词章家,工于诗歌创作。在游历京师期间,袁桷对周权的才华深为赏识,并推荐其担任馆职,但周权并未接受这一机会。后来,他更加努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相逢吟》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江上的宁静与美丽。
从诗歌原文来看,“客从郢中来,抗志青云表。持螯共拍浮,江远孤舟小”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高远志向的氛围。接着,“寒夜潮气白,楚树晴乌早”两句转换场景至寒冷而寂静的夜晚,楚地特有的植物与鸟鸣声共同构成一个静谧的背景。“酒阑起推篷,落月在西岛”则以酒阑人散为结,落月映照在西岛之上,营造出一幅幽美的画面,令人仿佛置身其境。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心描摹和深情表达,传递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中的“江远孤舟小”、“寒夜潮气白”等描写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悟。
《相逢吟》作为周权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研究元代文学特别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窗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相逢吟》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和艺术魅力的存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