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入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闲记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十人度索上一洪,寸寸强弓挽难起。
屹然趺坐如僧禅,日与篙师同愠喜。
青山一发认邳州,萧条暮上鱼豚市。
酒边一笑我何为,独冒惊涛行万里。
争如林下混渔樵,俯仰啸歌行复止。
回头寄语北山云,征尘待向风泉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人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闲记”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答赵令叔四首》。这首诗是黄庭坚为友人赵令叔所写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黄河在经过徐(今江苏徐州)时,清澈的水与浑浊的水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通过黄河的变迁来反映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黄庭坚以黄河作为象征,寓意人生如江河之水,既有汹涌澎湃之时,也有宁静清澈之日。诗中的“清河”和“浊河”分别代表了人生的两种状态:一种是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状态,另一种则是消极沉沦、无所作为的状态。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充满了浓厚的诗意。黄庭坚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典故和诗词中的名言名句,使诗歌更具有文化底蕴。

“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人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闲记”是一首充满哲思和美感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黄庭坚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