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至人踵息不以喉,师今心听欲废耳。师能借听役以心,心我都忘听何起。
说空已是自缠缚,只此了然皆具足。不如无听亦无心,渴则饮茶饥食粥。
吴僧能诗自号心听必欲求证为著转语庄子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僧能诗自号心听必欲求证为著转语庄子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歌作品。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吴僧能诗自号心听必欲求证为著转语庄子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吴僧,名不详,自称“心听”,意指其能倾听内心的声音,追求精神上的真实和真理。他在修行时,想要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他的这种行为被称为“著转语”,即通过语言的转化来表达内心的感悟。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主张“至人”的生活态度,即超脱世俗的欲望和烦恼,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在这首诗中,庄子被描绘为一个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他的呼吸方式与普通人不同,他能够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平静和宁静。这种状态被形容为“至人之息”,即达到了心灵深处的平和与宁静。
至于“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里的“踵”和“喉”都是比喻,表示庄子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能够像常人一样生活,但是内心却超越了世俗的纷扰。他的生活方式就像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却不受外界影响,保持一种超然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僧的修行过程,展现了庄子所倡导的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传达了对精神自由和解脱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欲望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