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庆寿

过却元宵了,何处拥笙箫。喧传南州老子,花甲庆生朝。留取碧莲香露,为此玉壶春酒,风味胜葡萄。昨夜少微外,南极一星高。
洒清谭,挥雪麈,尽风骚。金钗玉笋,笑供麟脯献蟠桃。得隽侯封千户,快意腰缠十万,此事付鸿毛。且挹阆风客,笙鹤伴游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庆寿》是周权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颂扬寿者为主题,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周权(1275-1343年),字衡之,号此山,浙江丽水人。他磊落负隽才,其诗深受当时名士宿儒的赞誉。尽管不得志,但他的作品仍受到后人的重视与研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词作内容分析

  • 主题表达:《水调歌头·庆寿》主要颂扬寿者的美德和成就。词中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绘和美好时光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于社会和谐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该词采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通过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此外,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涵:《水调歌头·庆寿》不仅仅是对寿者的简单颂扬,更深层地反映了词人对社会和谐和个人修养的思考。这种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想。
  • 艺术特色:该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对神仙世界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赞美,展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才能。同时,词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给人以美的享受。

《水调歌头·庆寿》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祝愿的词,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