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姑苏台怀古

飞台千尺。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权是元朝的诗人,不是宋朝人。他的《念奴娇·姑苏台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情怀和感慨的作品,通过对苏州台(姑苏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周权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飞台比作雄跨层云的巨兽,形象地描绘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同时,通过“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这样的诗句,勾勒出了当时人们沉醉于春天美景中的生动场景。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动态描写和感官体验,如“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等,这些细节的描绘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分析,这首词不仅体现了周权深厚的艺术功底,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历史风貌。通过对苏州台这一历史遗迹的描写,词人抒发了自己的历史观和时代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过往辉煌的缅怀。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使得《念奴娇·姑苏台怀古》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念奴娇·姑苏台怀古》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更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启示。词中所蕴含的历史意识和时代精神,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现实挑战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尊重,从而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

《念奴娇·姑苏台怀古》是周权作为元朝诗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苏州台的壮丽景象,并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文化自觉。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珍贵记录,也是对现代读者的一次心灵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