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念奴娇•偕冰如泛舟长江中流赋此 飘飖一叶,看山容如枕,波痕如簟。谁道长江千里直,尽入襟头舒卷。暮霭初收,月华新浴,风定波微剪。翛然携手,云帆与意俱远。 注释: 1. 飘飖(piāo yōu):形容风摇动的样子。 2. 看山容如枕:形容山的形状像枕头一样。 3. 波痕如簟:形容波浪的痕迹像席子一样。 4. 谁道:谁说? 5. 长江千:指长江的水流非常宽广。 6. 尽入襟头:全部进入衣服里。 7.
《念奴娇·井冈山》是毛泽东在1965年创作的一首词,全诗如下: ```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 译文 高大的树木,绵延千里,直冲云霄的山峰。重访故地有何所见?只见楼台亭阁更多了。五井亭前,黄洋界上,车子疾驰如箭。山河如画,古代时云海碧绿。 注释 - 参天万木
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注释: - 鲲鹏:传说中的大鸟,这里指雄壮的鲲和美丽的鹏。 - 九万里:形容空间极大,可以飞越很远的距离。 - 翻动扶摇羊角
【注释】 横空出世,莽昆仑:昆仑山高峻雄伟,横跨天地之间。 阅尽人间春色:经历了世间万物的更替和变迁。 飞起玉龙三百万:形容昆仑的雪峰像玉龙一样壮观。 搅得周天寒彻:昆仑山上的雪融化后,将整个世界都变得寒冷起来。 消溶:融化消散。 人或为鱼鳖:人们可能被冻死或变成鱼鳖。 千秋功罪:千秋万代的历史长河中,谁对谁错,功过是非,无法评说。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不要这些巍峨壮丽,也不要这些皑皑白雪覆盖
【解析】 (1)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2)风流:文采风流,指书法。墨宝:用浓墨书写的珍贵书画。是坡公晚岁:是苏轼晚年的作品。 (3)淋漓雄笔: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气势豪放。怪石枯槎非一态:形容书法笔画形态奇特多变。浪叠龙腾蛟逸:形容书法笔画连绵不断,如海浪一般层层叠叠,如同龙腾蛟跃,飘逸生动。 (4)去国怀人:离开故乡怀念故国。登山临水,况是清秋节:登高临水,更何况是清秋时节。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金兵攻陷建康,高宗仓惶南渡。 崩涛叠浪:波涛汹涌如山。 映碧空:倒映在碧蓝的天空里。 一轮圆月:指明亮的月光。 鹿走乌啼:传说中仙人鹿鸣鸟啼的地方,即今浙江天台山。 市散蜃楼:市舶(古代对海外贸易的称呼)散尽,海市蜃楼消失了。 桑生贝阙:桑田变成了海,沧海变成了桑田。 鹤发:白头发,这里指年老。 芒寒剑涩:宝剑因长时间不用而生了锈。 田岛:岛屿。 剩水残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这是一首怀古词,写诗人在潼关凭吊唐代著名军事家卫青的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卫青的缅怀和对其功业未成而身死异乡的惋惜之情。 “黄流呜咽,与悲风、昼夜声沉潼谷。”潼关黄河水鸣咽哀伤,和悲风日夜在河谷内回荡。潼关:古关名,即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灵宝县东北,为秦、晋交通要道,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口之一。 “天府突然称四塞,更有关门东束
诗句翻译 1 昔年浮宅,向金陵曾住,莫愁湖口。 - “昔年浮宅”意味着曾经在南京有住所。“向金陵曾住”指的是之前居住的地方是南京。“莫愁湖口”指的可能是莫愁湖畔的一个地方。 2. 最是钟山黄紫色,未遣蓬窗辜负。 - “最是钟山黄紫色”描述的是钟山(南京的著名景点)的景色,特别是秋天的时候,山上的树叶变成了黄色和紫色,非常美丽。“未遣蓬窗辜负”表示虽然风景如此美丽
【注】1、《念奴娇》是一首词牌名。2、“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3、冰蟾:指月亮。4、“菱歌”泛指民间小调。 荷叶初穿波,似钱时已有无数明珠。红白难知那一种,能为佳人先吐。 白鹭东西飞,紫鸳南北争戏,香罗全展,摘裁裙子应许。 记得西子湖边,月光照耀下,犹唱菱歌。欲取丝缠玉臂,那管芙蓉无主。 斜倚冰盘,静摇风佩,谁戏莲心苦。团圆须早,冷风吹袭勿扰汝。 注释: 1. 荷叶初穿波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槟榔的词,上片写槟榔的形貌和吃法;下片写吃槟榔的好处。 “重重叶叶,又椰心一片,穿成双蝶”,写槟榔的外形,层层叠叠、椰心的叶子像蝴蝶一样穿成一对双蝶。 “灰杂乌爹添多少,要取津红如血”意思是说,在灰黑色的乌爹中掺入多少槟榔,才能使槟榔汁液像鲜血一样红润。 “枣子皮甜,玉儿心白,细嚼成琼屑”的意思是说,吃的时候先咬一口红枣皮,再咬一口槟榔心,细细嚼着就像吃到琼玉一样的碎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