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诗名:念奴娇·中秋月下登金山 念奴娇·中秋月下登金山,和东坡大江东去韵(壬午) 一峰独峙碧波心,遥接三山云物深。 不染尘世风烟色,砥柱东南半壁天。 蛟涎卷起千层浪,鳌背生寒一镜秋。 妙高台上观潮起,犹忆东坡千古人。 注释: - 金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以其地势险峻、风景优美而著称。 - 中拥:指山峰挺拔、矗立于水面之上。 - 波心:波浪的中心地带。 - 遥接:遥远地连接。 - 三山
【注释】 1. 平分秋色:秋天,天空的色调。 2. 正年年此日:每年这个时候。此日: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3. 姮娥:即嫦娥。 4. 银蟾:指月亮。 5. 玉兔:指月宫里的捣药玉兔。 6. 繁弦急管:形容乐曲声调激昂,节奏急促。 7. 江上涛声:指长江波涛的声音。 8. 清虚阙:指仙境。 【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
诗句解释 1 海天春晓,看阴云吹尽、炊烟微白。 - 描述了早晨海天交接的地方,天气逐渐放晴,天空中的云被风吹散,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炊烟袅袅升起。 - 关键词:海天、春晓、阴云吹尽、炊烟微白 - 译文:在春天的早晨,海天相接的地方,天空中渐渐放晴了,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炊烟袅袅升起。 2. 万岁高楼聊一上,秀色南山堪摘。 - 登上了高耸入云的万岁楼,欣赏着美丽的南山景色。 - 关键词
念奴娇 寿某广文 长天一碧,泻清秋、人坐水晶宫里。此际钱唐风韵好,江上莼羹鲈脍。 问字樽深,谈经席富,绛幄舒仙吹。频挥晋尘,风流不愧名士。 遥想画舫寻游,西湖堤畔,十里烟波翠。蟾窟天香飘襟袖,当日春风桃李。 范就苏湖,名传京洛,黄阁英贤最。雀衔鳣至,先生自此升矣。 注释: - 长天一碧:形容天空广阔如碧玉。 - 泻清秋:清澈的秋天。 - 水晶宫里:如同水晶般清澈透明的宫殿。 - 此际:此时。
念奴娇·中秋得南鸿喜赋用东坡中秋韵 远鸿飞送,有倾城玉杵、龙绡踪迹。 小字鸳鸯颠倒认,凭仗晶盘凝碧。 密约镌花,深颦谢柳。 打破春愁国。 秋灯分照,短长程已亲历。 为想翠管轻笼,绿窗低唤,软款怜征客。 迢递江南天北意。 佳事恰宜今夕。 钿合香浓。 鸾台云热,狂欲生双翼。 冰蟾遥共,画楼人在吹笛。 【注释】: 1. 倾城玉杵(chǔ):指捣衣石上圆孔的玉杵,用以捣衣。玉杵,玉制的捣衣器具
念奴娇 花下小饮时方上书有所论列八月廿五日也用东坡赤壁韵 画眉余兴,哂王章闺阁、都无英物。北阙浮云遮望眼,谁作中流铁壁。剪豹天关,搏鲸地轴,只字飞霜雪。焚膏相助,壮哉儿女人杰。投袂太息花前,仰天长笑,正酒狂初发。赤日鳞金霄汉转,坐见岳摇氛灭。一叶身星星发。与君沉醉,玉台斜过佳月。 译文: 看着画眉女子的余兴未退,我嘲笑王章闺阁的女子们没有才华。朝廷的官员们都被朝廷的权贵遮蔽了视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长贫久贱,算平生、未把双眉开展。 (长贫久贱,一生贫寒低微;算平生,回顾自己的一生。) - 解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贫困和低微地位的感慨。 2. 作客归来如昨日,不道雪霜头遍。 (作客归来如同昨天,没想到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霜。) - 解释:诗人可能曾长期在外漂泊,归家时已是白发苍苍,感叹岁月无情。 3. 割地栽花,春风俱到,粉蝶时相见。 (割地种花
【诗句释义】: 念奴娇 同雪巅和尚、贲黄理过蒋山老人静室,听渔鼓简子 陡然冰冷,听山樵渔鼓,游仙一阕。 不待三声肠已断,惹得咽喉呜咽。 黄面瞿云青莲居士,罢击催诗钵。 分班而坐,鼓音点点疏越。 是甚任侠荆高,酒酣胆壮,双耳轮根热。 汉武秦皇犹挂口,笑杀诸天菩萨。 塞北金铙,江东铁板,总是离骚跋。 令人深省,两堂不用齐唱。 【译文】: 突然之间感觉寒冷,听着山里人敲渔鼓
念奴娇 晚泊 桃花渡口,对斜风细雨,扁舟孤系。 隔水人家烟里树,漏出遥峰苍翠。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知有桥边寺。 青帘摇漾。 舟师问酒沽未。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 徙倚孤篷堪兀坐,似觉余寒欲嚏。 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 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 【注释】 1.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以“春”为主题
诗句原文: 开元盛日,正霓裳按拍,凌波裁曲。 绣岭宫前官骑至,乍进合欢香橘。 力士传呼,念奴清夜,潜伴诸郎宿。 翠华人远,楼东却就新赋。 花下羯鼓初终,梨园子弟,惊散渔阳鼓。 旧日曲江佳丽地,细柳新蒲空绿。 栈道深秋,华清夜月,肠断淋铃雨。 千年遗恨,马嵬泪尽红玉。 译文: 盛世开元年,正当美丽的霓裳舞曲响起,如波般轻柔裁剪着乐章。在绣岭宫殿之前,官家的马匹到来,送来了珍贵的合欢香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