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鸿飞送,有倾城玉杵、龙绡踪迹。
小字鸳鸯颠倒认,凭仗晶盘凝碧。
密约镌花,深颦谢柳。
打破春愁国。
秋灯分照,短长程已亲历。
为想翠管轻笼,绿窗低唤,软款怜征客。
迢递江南天北意。
佳事恰宜今夕。
钿合香浓。
鸾台云热,狂欲生双翼。
冰蟾遥共,画楼人在吹笛。
念奴娇·中秋得南鸿喜赋用东坡中秋韵
远鸿飞送,有倾城玉杵、龙绡踪迹。
小字鸳鸯颠倒认,凭仗晶盘凝碧。
密约镌花,深颦谢柳。
打破春愁国。
秋灯分照,短长程已亲历。
为想翠管轻笼,绿窗低唤,软款怜征客。
迢递江南天北意。
佳事恰宜今夕。
钿合香浓。
鸾台云热,狂欲生双翼。
冰蟾遥共,画楼人在吹笛。
【注释】:
- 倾城玉杵(chǔ):指捣衣石上圆孔的玉杵,用以捣衣。玉杵,玉制的捣衣器具,这里泛指捣衣。
- 倾城:古代传说尧舜时,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人们纷纷来到城垣之巅,把酒临风,欣赏歌舞。后来就以“看尽”或“赏遍”来形容对某一事物看得非常仔细。
- 龙绡(xiāo):指丝绸,也作“绫罗”。
- 小字鸳鸯:形容小夫妻恩爱如鸳鸯一般。
- 晶盘:指月亮,因为月光明亮,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
- 密约:秘密约定的意思。
- 谢柳:形容杨柳垂枝,好像在向人诉说着什么。
- 打破:消除。
- 短长程:比喻时间的长短,即日、月、星等。
- 翠管:翠羽做成的笙管乐器。
- 软款:柔美委婉。
- 鸾台:指宫殿。
- 冰蟾(tián qióng):指月亮。
- 画楼:指楼上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中秋望月怀人的词,是苏轼《水调歌头》的姊妹篇,也是宋代中秋词中的佳品。《宋史·艺文志》收录此词时题作苏子瞻作,但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记载:“《东山醉歌》《水调歌头》,皆东坡先生作。”又据《宋史·李焘传》:“子瞻赋中秋词,以‘人有悲欢离合’起句。”可知这首词应是苏东坡所作。全词以“念奴娇”为题,是因东坡自号念奴,故名之为“念奴娇”。
词中通过描绘中秋夜月景,抒发了词人与妻子分别时的思念之情。词的上片开头三句“远鸿飞送,有倾城玉杵、龙绡踪迹。小字鸳鸯颠倒认,凭仗晶盘凝碧。”“有倾城玉棰”、“有龙绡踪迹”,写出了天上的鸿雁和地上的玉杵、龙绡相映成趣。而“小字鸳鸯”一句则表现了夫妻情深,虽然身处两地,但感情却依然不减,相互间如同鸳鸯一样亲密无间。“凭仗晶盘凝碧”一句更是将月光比作一块晶莹的玉石,使得明月更加美丽。“密约镌花,深颦谢柳。打破春愁国。”这几句描写了词人的相思之苦,他想象着妻子正在倚靠着花木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想象着妻子正含着忧愁地凝视着他所居住的国家。“秋灯分照,短长程已亲历。”这句写的是他在等待妻子到来的时候的心情,他期待着能够看到妻子的身影,并且希望她能亲自来看自己。“为想翠管轻笼,绿窗低唤,软款怜征客。”这几句则是词人想象着妻子在自己耳边轻声呼唤的情景,她温柔的话语让人倍感心疼。“迢递江南天北意”一句则是写他的思乡之情,他思念家乡的心情就像是在遥远的江南一样遥远。“佳事恰宜今夕。”这句写的是他期待妻子的到来的心情,他认为今晚正是一个美好的时刻,他期待着妻子的到来。
词的下片开头三句“为想翠管轻笼,绿窗低唤,软款怜征客。迢递江南天北意。”写的是他想象着妻子在自己的耳边轻声呼唤的情景,以及他对于她的怜惜之情。“佳事恰宜今夕。”这句话则是他期待着妻子的到来的心情,他认为今晚正是一个美好的时刻,他期待着妻子的到来。“钿合香浓。鸾台云热,狂欲生双翼。”这几句则是写的是他对于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他想象着妻子在鸾台上翩翩起舞的场景,他渴望能够和她一起飞翔。“冰蟾遥共,画楼人在吹笛。”这句则是写他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他想象着妻子正在画楼上吹奏笛子,他希望她能够听到自己所演奏的乐曲,感受到自己的心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情的中秋望月之词,它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深沉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