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仲
《蓦山溪·留春》是明朝冯元仲的作品,全文如下: 一宵风雨,断送春归去。醉里却多情,还欲向、东郊留住。 游丝百丈,飞去又飞来,千万啭,鹧鸪声,都为追无计。 韶华过尽,自有天公主。不道镜中看,双鬓影、星星如许。 十年前事,回首尽伤心,蒙庄蝶,卢生枕,未解身何处。 译文及注释: 1. 一宵风雨,断送春归去:一夜之间的风雨无情地将春天带走了。 2. 醉里却多情,还欲向、东郊留住:尽管醉意朦胧
注释: 1. 送我入门来:指送我进天益山门。 2. 买山而隐,在彼空谷,小小诛茅葺屋:买下一座山林隐居在空谷之中,小房子用茅草盖。 3. 把土连云,负版登登筑:搬运石头砌墙,修筑房屋。 4. 也有老松园果山花:山上有松树、果子、山花等。 5. 问以堤北堤南竹:询问竹林的位置。 6. 谁赐余、秫田酿酒,不空天之美禄:谁送给我酒田,让我可以酿酒,享受天地的美意。 7. 才贪半枕羲皇,爨下黄梁又熟
【译文】 五月五日,我赠送给邑令杨公一件端午节的礼品。 午时风喜,兰汤沐浴。 斗百草、艾人矗。 角黍包金人百福。 符画钗头,扇颁内府,家家养鸲鹆。 浮碧枕于湖一曲。 彩舟竞渡人如蔟。 人民坐在华胥国,百子安榴,照眼欲明,好取多男祝。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五日赠邑令杨公:指端午。 午风喜并兰汤浴:用《楚辞·招魂》“灵连蜷兮既留,华藻纷其无端兮,春申道之舒一些。首句”意译为:在端午这一天
青玉案·五日赠王令公浮碧山前衙退了。 古县里、槐根老。 把酒读书常到卯。 觞泛菖蒲,彩缠筒粽,五花来竞巧。 石榴花下宜男草。 兰汤沐处占城稻。 一片冰壶名誉早。 笑指灵符,老农愿作,酣歌太平老。 注释: 1. 浮碧山:一座山的名字。 2. 衙退了:衙役已经离开。 3. 古县里:古老的县城。 4. 槐根老:槐树下的老树。 5. 把酒读书:拿着酒杯读书。 6. 把酒读书常到卯(mǎo)
【注释】 玉楼春(唐教坊曲名) 不睡:睡不着。邻妇窗前机杼轧(jia,织布声):邻居妇女在窗前织布的声响。幽梦不成愁夜阔:深夜里不能入睡,因为忧愁而感到心旷神怡、意绪飘渺。黄昏直待早鸦啼:一直等到傍晚乌鸦的叫声。□□□声一百八:指织布的声音,一昼夜可织一百零八匹。更听橐中鼯鼠黠(xiá),敲罢床头还又揠(yà):又听到橐中的小虫叫得非常清脆,然后敲击枕头。晓来添白许多须,对镜看看难尽拔
【注释】 ①寿某上人:指作者的友人,姓寿。 ②茆庵:简陋的茅屋。 ③南山麓:山麓,山脚。 ④瘦筇:瘦长的竹杖。 ⑤文溪曲:在文成县(今浙江省文成县)境内,为一条清澈的溪流。 ⑥何事花雨碧空来,降天竺:为什么天上的花雨会飘落下来,降临到天竺山上。 ⑦诞金粟:诞生金色的佛珠。 ⑧出水莲根净似浴:莲花的莲根在水里生长着,像被水清洗过一样。 ⑨香烟初透茶烟续:香烟刚刚透出茶烟缭绕,又渐渐散去。
这首诗是祝寿之作。开头两句写王母的仙家气象。青鸟传书,是仙人传递消息的使者。“佳气”指祥瑞之气,这里指王母的仙气,“五云”指神仙所乘之车,“日华东”指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四句描绘了王母的高贵身份与超凡脱俗的形象。 接着两句写王母的德行与节操。“竞苍松”,比喻她品德高洁,如同苍劲的松树一样坚韧不屈。“庭畔鸡窠窥稚子,檐前橘实坐仙翁。”这是说,在庭院的角落里,有一只老母鸡在孵小鸡;在屋檐下
念奴娇 寿某广文 长天一碧,泻清秋、人坐水晶宫里。此际钱唐风韵好,江上莼羹鲈脍。 问字樽深,谈经席富,绛幄舒仙吹。频挥晋尘,风流不愧名士。 遥想画舫寻游,西湖堤畔,十里烟波翠。蟾窟天香飘襟袖,当日春风桃李。 范就苏湖,名传京洛,黄阁英贤最。雀衔鳣至,先生自此升矣。 注释: - 长天一碧:形容天空广阔如碧玉。 - 泻清秋:清澈的秋天。 - 水晶宫里:如同水晶般清澈透明的宫殿。 - 此际:此时。
【解析】 本题考核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旅游观光类的题目要求考生不仅了解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感情。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景物特点及其作用。如第一句“金粟香飘,银河影泻,秋色平分一半”,运用夸张手法,将秋天比作一个整体;再如第四句“海屋又添筹,喜朱颜
【注释】 清道观:道教的道观。道观,道教庙宇。 窗虚五月六月寒:窗户透入的是五月六月的寒冷空气。 冰壶:指酒杯。 帘卷千山万山碧:门帘卷起,透过帘子望去是千山万山的翠绿。 客从图画里敲诗:客人在画境中敲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幽美而宁静的景色。诗人巧妙地将窗内窗外的景象融为一体,通过“五月六月”与“冰壶”“千山万山”“帘卷”等词语形成对比,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