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风喜并兰汤浴。
斗百草、艾人矗。
角黍包金人百福。
符画钗头,扇颁内府,家家养鸲鹆。
浮碧枕于湖一曲。
彩舟竞渡人如蔟。
人民坐在华胥国,百子安榴,照眼欲明,好取多男祝。
【译文】
五月五日,我赠送给邑令杨公一件端午节的礼品。
午时风喜,兰汤沐浴。
斗百草、艾人矗。
角黍包金人百福。
符画钗头,扇颁内府,家家养鸲鹆。
浮碧枕于湖一曲。
彩舟竞渡人如蔟。
人民坐在华胥国,百子安榴,照眼欲明,好取多男祝。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五日赠邑令杨公:指端午。
午风喜并兰汤浴:用《楚辞·招魂》“灵连蜷兮既留,华藻纷其无端兮,春申道之舒一些。首句”意译为:在端午这一天,人们喜欢享受着和煦的阳光,沐浴在清凉的泉水中。
斗百草、艾人矗:指民间有端午节赛会的传统习俗。
角黍:粽子。
符画钗头,扇颁内府,家家养鸲鹆:指民间有端午节挂菖蒲、艾叶,吃粽子,戴五彩线,佩带香囊等风俗。
浮碧枕于湖一曲:指端午节人们乘船游湖。
彩舟竞渡人如蔟:《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作彩缕系臂,称长命缕,以厌兵鬼。”此处指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
人民坐在华胥国:指屈原在《天问》中提到的“华胥”神话故事。
百子安榴:指端午节吃五色丝线缠的石榴。
照眼欲明,好取多男祝:指端午节吃五色丝线缠的水果。
【赏析】
本篇为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浣溪沙》,是一首描绘端午节风俗的词作。上片写端午节赛百草和挂艾叶,以及吃粽子和喝雄黄酒的习俗;下片写端午节赛龙舟和吃五色丝线的习俗。整篇词语言生动,意境清新,把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