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秋色。
正年年此日,中秋佳节。
欲向姮娥相问讯,为甚今宵无月。
掩尽银蟾,深藏玉兔,无处凭圆缺。
繁弦急管,暮云推起千叠。
纵有江上涛声,天边桂子,冷落何须说。
乐事赏心,还亏得、筵上酒杯频热。
愿学长鲸,千川一吸,醉上清虚阙。
琼楼玉宇,谅清光不曾灭。
【注释】
- 平分秋色:秋天,天空的色调。
- 正年年此日:每年这个时候。此日: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姮娥:即嫦娥。
- 银蟾:指月亮。
- 玉兔:指月宫里的捣药玉兔。
- 繁弦急管:形容乐曲声调激昂,节奏急促。
- 江上涛声:指长江波涛的声音。
- 清虚阙:指仙境。
【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全词写中秋赏月,抒发了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
上片“平分秋色”三句写赏月的佳景。首三句点明时间,写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赏月饮酒,以度良辰。“欲向姮娥相问讯,为甚今宵无月”,写词人有感于天公不作美,想对天上的嫦娥问讯:“为什么今年中秋月儿不见?是不是因为人间要办酒席呢?”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情,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词人的失望情绪;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中秋明月的珍视与期盼。
下片写赏月之乐。“掩尽银蟾,深藏玉兔,无处凭圆缺。”“银蟾”,指月亮。“玉兔”,指月亮上的玉兔。这两句写赏月之人,将月亮遮住,让玉兔隐去。“繁弦急管,暮云推起千叠”,描绘出夜幕降临后,云层低垂,音乐之声如山洪暴发般响起,将整个天空都笼罩在一片喧闹之中。“纵有江上涛声,天边桂子”,这两句写词人想到即使听到江面上的涛声,看到天空中的桂花,也不会影响他欣赏月光的心情。“乐事赏心,还亏得、筵上酒杯频热”,这里的“还”,应解释为“幸亏”。意思是说:幸好筵席上酒杯一直温热,才不妨碍他欣赏月光和聆听美妙的音乐。“愿学长鲸,千川一吸,醉上清虚阙。”这几句写词人希望化身成为一条巨大的鲸鱼,一口吞食无数江河湖泊;最后沉醉在神仙居住的仙境中。
全词通过对中秋明月的描述和描写赏月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想象奇特瑰丽,意境开阔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