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浑无心绪。
愁杀春天难曙。
画帘清月光斜,官舍寒梅香度。
回想当年,阁上藜火初红,掌底笔花方吐。
半榻闻鸡处。
五柳当门,秉烛曾消酒赋。
风岩月岫,梦中愿寻归路。
何事今宵,黄紬被里扶头,只听闽山钟鼓。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词作。下面逐句解释:
斗百花 —— “斗”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竞技或者比赛的意思,“百花”则可能是指春天的花卉盛开的景象。整句话的意思是在比拼或竞争各种花卉。
欹枕浑无心绪 —— “欹枕”形容枕头倾斜的样子,通常表示不安稳、不平静;“无心绪”则表示心思不集中,没有心情去参与任何事务。整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如心事、烦恼等)而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注于其他事物。
愁杀春天难曙 —— “愁杀”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愁苦到了极点;“春宵”指春天的夜晚;“难曙”表示天亮前的时间。整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让人感到非常愁苦,仿佛天亮前的黑暗一样难以忍受。
画帘清月光斜 —— “画帘”指的是精美的窗帘,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窗户;“清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光斜”表示月光斜射进来。整句话的意思是透过精美的窗帘,看到明亮的月光斜照进来,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官舍寒梅香度 —— “官舍”指的是官员的住所;“寒梅”是指冬天开放的梅花;“香度”表示花香弥漫。整句话的意思是在官员的住所里,闻到了梅花散发出的阵阵香气。
回想当年 —— “回想”指的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当年”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刻。整句话的意思是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阁上藜火初红 —— “阁上”指的是楼上的阁楼;“藜火”是一种古代的照明工具;“初红”表示刚刚点燃。整句话可能是说在阁楼上刚刚点燃了一盏红色的灯笼。
掌底笔花方吐 —— “掌底”指的是手掌;“笔花”指的是写字时形成的笔划;“方吐”表示刚刚出现。整句话可能是说在写作的时候,手指刚刚写出了一个漂亮的字迹。
半榻闻鸡处 —— “半榻”可能表示一半的床铺或者是休息的地方;“闻鸡”指的是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整句话可能是描述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听到远处公鸡打鸣的声音。
五柳当门 —— “五柳”可能指的是门前有一排柳树或者是以柳命名的门楼;“当门”意味着正对着门。整句话可能是描述门前有一排柳树,正好对着门的位置。
秉烛曾消酒赋 —— “秉烛”指的是拿着蜡烛;“曾”表示曾经;“消酒赋”指的是写下了酒诗。整句话可能是说在夜晚,拿着蜡烛创作了一首关于酒的诗歌。
风岩月岫 —— “风岩”和“月岫”都是山的别称;“风岩”指山岩之间吹来的风;“月岫”指山间被月光照亮的洞穴。整句话可能是描绘山岩之间的风吹过,以及山间的月光照射的景象。
梦中愿寻归路 —— “梦中”指的是梦境中;“寻归路”意味着寻找回家的路。整句话可能是在梦境中,想要找到回家的路。
何事今宵 —— “何事”表示为什么、什么情况;“今宵”指的是今晚。整句话可能是在询问为什么今晚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者情绪。
黄紬被里扶头 —— “黄紬被里”指的是黄色的丝质床单;“扶头”可能是指在床上躺着时用手支撑头部。整句话可能是描述在黄色丝质的床上躺着,用手支撑着头部的情景。
只听闽山钟鼓 —— “闽山”指的是福建的山;“钟鼓”指的是寺庙里的钟声和鼓声。整句话可能是在聆听福建山上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和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