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中和多日。拂面余寒犹栗。却睹小阶蓂荚,又遇香闺佳夕。结伴停针,倚栏细数花枝,芳信暗通消息。
弱线忙收拾。桃靥吉缬,已是春光一刻。明媚几时,风和雨轻寒食。散步花前,吹来燕语莺歌,促入踏青游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①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意;②注意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③注意了解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感情。“屈指中和多日。拂面余寒犹栗。”意为:转眼已是中和节过了好几天了。春寒未尽,触目生凉。这几句是写时令。

【答案】

译文:

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中和节好几天,但春天的寒意依然袭人,使人感到寒冷刺骨。我见到了小台阶上的草茎上还挂着像豆荚一样的花,又遇上了香闺里的佳夕良辰。结伴停针,倚着栏杆细细数着花瓣儿,芳信暗通消息。

弱线忙收拾。桃靥吉缬,已是春光一刻。明媚几时,风和雨轻寒食。散步花前,吹来燕语莺歌,促入踏青游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时节闺怨的词。全词从闺中女子对时令的感慨入手,进而描写她的生活情趣,最后以出游作结,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上片首二句,“屈指中和多日。拂面余寒犹栗”,点明时令为中和节后,天气尚寒。以下三句,则转入闺情。“却睹小阶蓂荚,又遇香闺佳夕。”见阶下的草茎上长出了豆荚般的小花,又是闺阁中的良辰美夕。这里用“却睹”二字,既见出词人惊喜交加的心情,又见出闺中少妇对丈夫久候不归的怨恨。

过片三、四两句,由写景而转入抒情。“弱线忙收拾。桃靥吉缬,已是春光一刻。”意思是说,匆匆把织女收束的红线重新整理好,红腰带上的图案也早已绣好了。这两句写出了少妇对节日的期盼以及节日到来时的欢欣心情。“明媚几时,风和雨轻寒食。”“明媚”是美好的时光,“风雨”即风调雨顺。这句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迎来美好的时光呢?”“风和雨轻寒食”一句,化用了杜甫《春望》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句子,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到风调雨顺的好时光?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生活的喜悦。“散步花前,吹来燕语莺歌,促入踏青游笈。”意思是说:在这美好的春光里,词人漫步到花前,耳边传来了燕子的啼鸣和黄莺婉转的歌声,于是赶快催促自己出去踏青游玩。“游笈”是游春用的车子,“笈”是书箱的意思。“促”即催促、催逼的意思。这三句写词人在美好春光里尽情地游玩,心情舒畅之极。

下片开头三句,“弱线忙收拾”,“弱线”指的是丝线。“吉缬”指吉祥的图案或花纹。“吉缬”,就是吉祥花纹。这里指织女已将五彩丝绸的经线都收拾起来。“已是春光一刻”,“春光”是指春天的美好时光。“一刻”即片刻。意思是说:已经迎来了春天的美好时刻。这三句与上片结尾“已是春光一刻”遥相呼应。“明媚几时,风和雨轻寒食。”与上片开头“却睹小阶蓂荚”遥相呼应。

末三句,“散步花前,吹来燕语莺歌”与上片“倚栏细数花枝”“弱线忙收拾”遥相呼应。“促入踏青游笈”与上片“散步花前”“弱线忙收拾”“已是春光一刻”遥相呼应。

全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摹,抒发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