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臣
念奴娇 晚泊 桃花渡口,对斜风细雨,扁舟孤系。 隔水人家烟里树,漏出遥峰苍翠。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知有桥边寺。 青帘摇漾。 舟师问酒沽未。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 徙倚孤篷堪兀坐,似觉余寒欲嚏。 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 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 【注释】 1.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以“春”为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门启处”句意为:推开门一看,是园中的亭子,秋天的景色。 “曲槛回廊堪坐啸,一声啼鸟悠然别”句意为:曲折的栏杆,回廊可以坐啸,一声鸣叫的鸟儿悠扬地飞走。 “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句意为:再环望四周,四面青山重叠,绿意盎然。 “芳树下,藤萝折”句意为:在花树丛中
燕滑莺娇特地过,不禁琐碎上心窝。 起无聊赖卷湘波,一串游丝牵舞蝶,十层晴影矗群螺。香车钿縠奈他何。 注释: - 燕子在春日里轻盈地滑翔,黄莺也娇美地鸣叫,它们特意飞来,引起了我的注意。 - 我不禁被这琐碎的琐事所困扰,心中满是烦恼。 - 无精打采地搅动着湘江的波浪,仿佛是在寻找什么。 - 那一串飘舞的游丝牵动着飞舞的蝴蝶,层层晴朗的阳光下,群螺矗立不动。 -
【注释】: 1. 徙倚柴门:徒,只。倚,靠着、倚靠在。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 2. 如许:这样。 3. 幽思:指隐逸的思想。 4. 渐浅藻浮青:渐渐的轻风吹过,水波荡漾,青色的水面泛出涟漪。 5. 烟生溪口:烟雾从溪流的源头升起。 6. 长松:长着茂盛的树冠的松树。 7. 晴蔽山椒:晴朗的天气,遮蔽了山头。 8. 断续:不连续、断断续续。 9. 参差:参差不齐。 10. 官道:古代帝王所修的道路
真珠帘 春晴 晴檐群鹊喧声起,报道芳菲如此。 桃李恨年年,惯嫁东风里。 独抚朱阑情绪懒,值得甚、伤心红紫。 徙倚。 对莺莺燕燕,争语花底。 犹喜寂静柴门,傍松边山岫,柳边溪水。 到处总韶华,领略曾余几。 蝶醉蜂酣墙影外,妆点就、困人天气。 空拟。 将百尺游丝,和愁悄系。 注释: 1. 真珠帘:形容帘子像珍珠一样美丽。 2. 春晴:春天的晴天,阳光明媚。 3. 檐:指屋檐。 4. 群鹊:许多喜鹊。
更漏子·月夜 画帘前,雕槛外。 月影欲来花碍。莲露寂,竹风清。 萝墙一半明。 剪灯媒,挥麈尾。 情绪不过如此。歌婉转,听飘摇。 谁人弄玉箫。 注释: - 画帘前,指女子的绣帘靠近画有花纹的窗槛。 - 雕栏外,指的是女子居住的楼阁的栏杆外面。 - 月影欲来花碍,描绘了月光与花朵相互映衬的景象。 - 莲露寂,形容露珠在莲花上静静地存在。 - 竹风清,描述了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清脆悦耳。 -
这首诗的原文是: 浣溪沙 其二 春画二首 望去平林矬晚霞。 夕阳移影见檐牙。 杜鹃啼损杜鹃花。 小石砌边匀草甲,曲阑干外散蜂衙。 春愁毕竟有些些。 译文: 远远望去,那片平林上笼罩着晚霞的余晖。 夕阳的影子移动,映照出屋檐的形状。 杜鹃鸟啼声悲切,仿佛连它的花朵也被啼声所伤。 小石块砌成的路边,草地上的草皮被踩得平整如甲; 曲折的栏杆旁,蜜蜂飞舞成阵。 春天的忧愁,终究还是有些许的。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来综合推理作答。“闻是西陵”一句点明题目和地点,即西陵;“为羁愁、怕听秋声”一句写自己因羁旅之愁而担心听到秋天的声响;“小窗清影,残月三更”两句写自己借小窗映出的清影、残月度过夜晚,难以入睡;“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这几句写夜不能寐,因为灯未灭,酒初醒,所以感到难以支撑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沁园春 其二 春日山居二首》的一部分。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山绕吾庐,且启烟扉,悠然远思。 - “山绕吾庐”描绘了一幅山水环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 - “且启烟扉”意味着打开门扉,迎接春天的到来。 - “悠然远思”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对远方事物的无限遐想。 2. 看墙角花英,落成红雨,檐前柳叶,罥住青丝。 -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 1. 花发沁园春 陈晓江招集九山园 2. 鶗鴂声中,杜鹃枝上,春情脉脉几许。 3. 芍药围栏,蔷薇曲槛,不禁些时着雨。 4. 池塘水注。 5. 斜露出、堤旁小浦。 6. 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 7. 羡而桑间十亩,尽悠游岁年,消得甘苦。 8. 不嫌剥啄,容我来时,罗列鐏罍鸡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