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舸频移,早近是、园亭秋色。
门启处,临流小阁,野花幽绝。
曲槛回廊堪坐啸,一声啼鸟悠然别。
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
芳树下,藤萝折。
云根罅,苔痕缺。
人生行乐耳,悲歌奚益。
徙倚竟忘归路远,松边疑有微茫月。
把清尊、谁是倦游人,江南客。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门启处”句意为:推开门一看,是园中的亭子,秋天的景色。
“曲槛回廊堪坐啸,一声啼鸟悠然别”句意为:曲折的栏杆,回廊可以坐啸,一声鸣叫的鸟儿悠扬地飞走。
“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句意为:再环望四周,四面青山重叠,绿意盎然。
“芳树下,藤萝折”句意为:在花树丛中,有藤萝垂枝。
“云根罅,苔痕缺”句意为:云根缝隙里,苔藓斑驳残缺。
“人生行乐耳,悲歌奚益”句意为: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必唱悲歌?
“徙倚竟忘归路远,松边疑有微茫月”句意为:徘徊良久,忘了回家的路很远,松林旁边好像有一点月亮。
【答案】
示例:
满江红 饮张登子南华馆
画舸频移,早近是、园亭秋色。
门启处,临流小阁,野花幽绝。
曲槛回廊堪坐啸,一声啼鸟悠然别。
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
芳树下,藤萝折。
云根罅,苔痕缺。
人生行乐耳,悲歌奚益。
徙倚竟忘归路远,松边疑有微茫月。
把清尊、谁是倦游人,江南客。(注释)
译文:
画船频频移动,很快就到了园林中的亭阁,秋天的景色。门打开时,是靠近流水的小阁楼,野花幽静绝美。曲折的栏杆,回廊可以坐啸,一声鸣叫的鸟儿悠扬地飞走。更环绕着青山,四面青山重叠,绿意盎然。在花树丛中,有藤萝垂枝。云根缝隙里,苔藓斑驳残缺。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必唱悲歌呢?徘徊良久,忘了回家的路很远,松林旁边好像有一点月亮。谁还能说疲倦地游玩的人,是像江南客人那样的闲散之人呢?
赏析:
《醉翁亭记》中有“山行六七里”,而本文却写“画舸频移”,从侧面衬托出作者心情舒畅,一路畅游。“早近是、”一句点明时间,突出了游兴之浓。“园亭秋色”四字写出了秋景的特点,与上文中的“秋色”相呼应。“门启处,临流小阁,野花幽绝。”三句写游兴正浓之时,开门所见:小阁楼傍水而建,周围长满野花。“一曲阑干堪坐啸,一声啼鸟宛能言。”两句描绘游兴正浓之时,游人在楼阁上吟诗作赋,听曲观花,怡然自得。
“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三句描写游兴正浓之时,环视四周:四面青山重迭,绿意盎然;山峦叠嶂,犹如翡翠般青翠;峰巅如螺状,千转百回。这几句写景生动传神,绘声绘色。
“芳树下,藤萝折。云根罅,苔痕缺。”“芳树下”、“云根罅”,两个特写镜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这两句以动衬静,表现了游人的悠闲和惬意之情。
“人生行乐耳,悲歌奚益?”两句写景抒情相结合,抒发了作者的人生哲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此词通过描写游览南华园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