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忆开平,惊涛里、石崖飞上。
恨□□,长江中断,天门相向。
形势依然龙虎在,英雄已绝楼船望。
教祠宫、日夕起悲风,松楸响。
临牛渚,停兰桨。
月未起,潮先长。
但通宵慷慨。
谁闻高唱。
蛮子军从南岸戌,名王马向中洲养。
任几群、边雁不能栖,芦花港。

【注释】若忆开平:指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惊涛里、石崖飞上:江水澎湃汹涌,石头崖岸高耸入云。□□:同“勃”,发奋振作之意。长江中断,天门相向:长江被断流的巨石阻隔,与对岸的天门山对峙。形势依然龙虎在:地势险要,形势如龙如虎般地占据着这里。英雄已绝楼船望:英雄豪杰都已远去,只剩下空寂的楼船望着这断江残壁。教祠宫:祭祀先帝庙。日夕起悲风,松楸响:夕阳西下时,先帝庙中响起哀婉悲凉的风声,松柏之间回荡着肃穆的声响。临牛渚,停兰桨:站在牛渚矶,划动着竹制的桨。月未起,潮先长:月亮还未升起时,潮水已经开始上涨。但通宵慷慨:整夜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谁闻高唱:谁能听到那慷慨激昂的歌声。蛮子军从南岸戌,名王马向中洲养:北方的少数民族军队正在南岸戍守,南方的帝王们却在中原休养生息。任几群、边雁不能栖,芦花港:任由一群群的候鸟无法栖息在这荒凉的芦花港。

【赏析】

此词是宋代词人岳飞创作的一首咏史词,借写采石矶的壮景抒发感慨。全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表现作者抗金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上片开头三句点明题目中的“采石”,“石崖飞上”四字写出了采石矶险峻的地形。接着以气势磅礴的笔调描写了采石矶一带壮丽的江山景色。“形势依然龙虎在,英雄已绝楼船望。”两句是说,虽然形势险要如同当年孙权、刘备所建之吴蜀三国鼎立之势,但英雄豪杰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留下的只有空寂的楼船望着断江残壁。这里的“英雄”一词,既是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是泛指抗金将士。“形势依然龙虎在”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又是对现实的感喟。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写词人登上采石矶后所见的江面景色。“谁闻高唱?”是说,在如此壮美的江山面前,又有谁会想到那慷慨激昂的爱国歌曲呢?“但通宵慷慨。”两句写词人整夜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但通宵慷慨”是说自己通宵达旦豪迈振奋,而“谁闻高唱”则是说那些豪歌壮语只能由自己来传唱,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结尾两句写词人站在牛渚矶上眺望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江山,想象北方的少数民族军队正在南岸戍守,而南方的帝王们却在中原享受着太平的生活。最后以一声长叹收尾:“任几群、边雁不能栖,芦花港。”“任”字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愤情绪,而“芦花港”的描绘则更显得凄凉孤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