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康庄
【解析】 1.本诗是一首咏物词。全词通过“绿绮”的意象,借琴声抒写了对友人离别的哀怨之情和对友人远游的担忧。 2.“秋风袅袅飘梧叶”,秋风阵阵,梧桐树上的叶子被风轻轻吹动,飘落如烟,飘散如絮,这景象多么凄清萧瑟!这里以“秋”字为引子,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感伤。 3.“博山炉内沉香爇”,博山炉内的香已燃尽,而那缕缕香烟却依然袅袅地升腾在空中,似乎还在诉说着什么
菩萨蛮 弈棋(壬午) 曲廊幽砌丁香吐。 千言一默眠鹦鹉。 空局与郎棋,无嫌着子迟。 棋争先后手。 局外防多口。 不定恼纤儿。 回嗔纳子时。 注释: 1. 曲廊幽砌丁香吐 - 在曲折的廊道和幽静的台阶上,丁香花正在盛开。 2. 千言一默眠鹦鹉 - 即使沉默不语,也能听到鹦鹉在歌唱的声音。这里的“千言”可能是指鹦鹉的歌声,或者是说即使不说话也能听到鹦鹉的存在或声音。 3. 空局与郎棋 -
诗句解释 1 海天春晓,看阴云吹尽、炊烟微白。 - 描述了早晨海天交接的地方,天气逐渐放晴,天空中的云被风吹散,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炊烟袅袅升起。 - 关键词:海天、春晓、阴云吹尽、炊烟微白 - 译文:在春天的早晨,海天相接的地方,天空中渐渐放晴了,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炊烟袅袅升起。 2. 万岁高楼聊一上,秀色南山堪摘。 - 登上了高耸入云的万岁楼,欣赏着美丽的南山景色。 - 关键词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紫芝的《菩萨蛮 秘戏》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1. 残灯淡月肱环玉。朱颜一色分鬟绿。 (注释:夜深人静时,微弱的灯光下,她的脸庞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娇艳如玉,红色的面庞上两鬓的青丝像绿色的叶子一样分叉。) 2. 绡帐懒教垂。低声双笑时。 (注释:她不愿把帷帐放下,只在耳边轻声低笑。) 3. 飞花粘屈戍。火齐宁容睹。 (注释:飘落的花瓣粘在了城墙上的敌楼之间
【注释】 壬午:宋神宗熙宁七年。私语:低语,私谈。帐底人:即“帐中人”,指闺阁女子,此处指妻子。 【译文】 桐花满院子好像下了大雪,疏枝的影子映入庭院的月光中。 人影映在月下清冷如水的月光里,清幽的月色和人的影肩并肩。 夜鸟飞得疲倦了还在不停歇,暗中识别着百花的颜色。 低声细语合着谁听?她还是那帐中的美人儿。 【赏析】 此词为闺怨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首两句写景,写桐花满院
菩萨蛮 迷藏(壬午) 踏青已谢园林近。新妆自饰鸦雏鬓。 女伴自迷藏。轻衫逐吹凉。 衣香防巧逻。暗向蔷薇躲。 窥丛见好枝。矜新插鬓丝。 【注释】 1. 壬午:指作者生日,壬为天干之一,午为地支之一。 2. 迷藏:游戏用语,即躲藏起来。 3. 鸦雏鬓:形容女子的发式像乌鸦的幼崽。 4. 巧逻:巧妙的侦察。 5. 蔷薇:一种花,此处代指蔷薇花。 6. 窥丛:观察草丛。 7. 矜:夸耀。 8.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梧桐露下疑疏雨:这句描述的是在一个夜晚,梧桐树下的露水使得空气湿润,给人一种像是细雨即将来临的感觉。 2. 掩鱼钥、遍听砧杵:这里“掩鱼钥”可能是指诗人在听到砧声和杵声之后关闭了门扉,可能是为了不打扰他人或是为了休息。而“遍听砧杵”则表明诗人仔细倾听这些声音,可能是因为听到了某种特别的旋律或情感。 3. 未拟向宵床,凄切阴虫语:诗人不想去上床睡觉
日暮江楼鼓角鸣。 帆开驿路引笳声。 十里回舟冰雪夜,尾舟行。 已订泊船三日计,相思彻夜二毛生。 预恐归程方逼岁,过江城。 【注释】: (1)壬午:乾隆三十五年。是年作者任安徽学政。 (2)阮亭:指钱谦益。 (3)见寄来韵:即用其原韵。阮亭为钱氏别号。 (4)鼓角:古代军中用鼓和号角作为信号的器具。 (5)帆开驿路:指船帆高张着驶向驿路。“驿路”泛指水陆交通要道。 (6)笳声:笛声。笳
【注释】 常惊娇艳肤如雪:常用“白”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中庭顾兔分明月:庭院中的月亮明亮,月光照射在皎洁的月光下,如同兔子一般清晰可见。 物性惬雄雌:这里的“物性”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性,即事物的特性。而“雄雌”则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对立和矛盾。在这里,“物性”指的是庭院中的月亮与月光之间的关系,而“雄雌”则是用来描述这种关系中的对立和矛盾性质。 含情倚户窥:怀着情感
注释: 妙窗然蜡摇风竹。 妙窗外面点着蜡烛,摇曳生风的竹子仿佛也在摇晃。 拥书微解咿唔读。 我抱着书轻轻地朗读,咿咿呀呀的声音在房间中回响。 奈是语应人。 无奈的是,我的言语回应了别人。 行间一处频。 在我行间,有一处被频繁使用。 移时即对面。 过了一会儿,我就面对面地与她相对。 伴剧题纨扇。 我陪伴着她一起写戏剧,题写在纨扇上。 岂忍不回头。 怎能忍心不回头看一眼? 青灯暂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