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谩兴二首

佳节动高兴,凭陵翠巘孤。
山河千里异,风雨满城无。
松下豺犹祭,云中雁自呼。
未能酬酩酊,且复立斯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谩兴二首》是元代诗人周巽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首诗:

  1. 诗歌原文
    佳节动高兴,凭陵翠𪩘孤。
    山河千里异,风雨满城无。
    松下豺犹祭,云中雁自呼。
    未能酬酩酊,且复立斯须。
    矫矫云间鹄,悠悠溪上鸥。
    芦花两岸雪,枫叶一江秋。
    客路从飘泊,浮生任去留。
    几时将凤管,拂袖过瀛洲。

  2. 诗句解析

  • 佳节动高兴:表达了作者在特殊节日里心情的愉悦和激动。
  • 凭陵翠𪩘孤:形容山峰高峻而孤独地屹立在翠绿的山巅。
  • 山河千里异:指国家的辽阔和自然景观的巨大差异。
  • 未能酬酩酊:意指无法完全沉醉于酒中,表达了一种无奈或遗憾。
  • 矫矫云间鹄:云间鹄,即云中的大雁,形象地描述了它们自由翱翔的姿态。
  • 悠悠溪上鸥:溪上的鸥鸟悠闲自在,反映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 芦花两岸雪:描绘了冬季河流两岸被雪花覆盖的景象。
  • 枫叶一江秋:秋天的枫叶映衬着江水的流动,增添了一份秋天的韵味。
  • 客路从飘泊: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漂泊不定。
  • 浮生任去留:生命的无常和随意,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超然。
  • 几时将凤管:凤管,古代乐器中用来吹奏的音乐器具,这里指音乐和艺术。
  • 拂袖过瀛洲:形容诗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希望能够超越现实,达到理想的彼岸。

通过对《九日谩兴二首》的详细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和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也反映了元朝时期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