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动高兴,凭陵翠巘孤。
山河千里异,风雨满城无。
松下豺犹祭,云中雁自呼。
未能酬酩酊,且复立斯须。
【注释】九日:即重阳节。谩兴:随意兴起,任意挥写。动:触动。高兴:兴致。凭陵:山势高峻险要的样子。翠巘(yǎn):青绿色的山崖。豺:野兽名,这里指代猛兽。祭:祭祀。云中雁自呼:天空里飞雁发出叫声。酩酊(mǐngdǐng):醉貌,形容酒醉的状态。酬:以酒相答,这里指喝酒。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一个重阳节的秋日里登山观景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登高怀远、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首联“佳节动高兴,凭陵翠巘孤”,写重阳节令,作者登山而感其乐,用“佳节”二字点题,又以“凭陵”一词,写出自己登临山巅之喜,“翠巘”(青绿的山峰)则写出山势之险峻,表现出作者豪迈的气概。颔联“山河千里异,风雨满城无”,上句写山河辽阔,下句写风雨肆虐,这两句看似平淡的景物描写却蕴含着深沉的哲理。诗人面对这样的大好河山却不能尽情欣赏,只能感慨山河之广阔和风雨之狂暴。颈联“松下豺犹祭,云中雁自呼”,此二句写诗人在山间行走时,发现山野中仍有人在为猛兽举行祭祀仪式,而空中飞翔的大雁则自由自在地鸣叫着。这里的“豺”、“雁”分别代表猛兽和飞禽,通过对比,更衬托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不安定。尾联“未能酬酩酊,且复立斯须”,表达了诗人不能饮酒解闷,只好勉强站立一会儿,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