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青云,见丹阙。
玉镜悬青天,几回圆又缺。
居庸古北接阴山,照见长城多白骨。
胡笳夜奏声呜咽,羌笛曲吹杨柳折。
姮娥流彩到中闺,边雁不来音讯绝。
音讯绝,夜夜驰情瞻兔窟。
天阔清秋河汉遥,思君梦断关山月。

【赏析】

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为伤离别的名篇。此诗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之情。

首句“披青云”写登高望远,“见丹阙”即见到巍峨的京城。诗人身在塞下,仰望天宫,但见云层缥缈,玉宇琼楼,犹如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句“玉镜悬青天,几回圆又缺。”突然一转,诗人笔锋陡转,由天上回到地上,从天上回到人间。“几回圆又缺”,是说月亮的圆满和缺损,象征着人的悲欢离合,生死存亡,也象征着人世间的盛衰兴替。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国事民生的关注。“居庸古北接阴山,照见长城多白骨。”第三句写塞外景色。居庸关,又称龙门口,位于昌平县西北居庸关村西,是明长城的重要关口。诗人以“古北”二字点出塞外地名,并写出了边关之险。“长城多白骨”一句,暗含了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伤。

第四联写到胡笳夜奏声呜咽,羌笛曲吹杨柳折:“胡笳”和“羌笛”,都是古代乐器,它们发出的声音,既悠扬又凄切,仿佛能穿透人的心肺,直抵心底。“杨柳折”一词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两句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第五联写到姮娥流彩到中闺,边雁不来音讯绝:“姮娥”指的是嫦娥,她曾在月宫中翩翩起舞,而如今却只能在月宫中遥望着人间。诗人用“流彩”形容嫦娥的美貌,用“中闺”来形容自己的家,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边雁不来音讯绝”一句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的悲剧。

第六联写到音讯绝,夜夜驰情瞻兔窟:“音讯绝”三字,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夜夜驰情瞻兔窟”一句则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天阔清秋河汉遥,思君梦断关山月。”“天阔清秋”三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河汉遥”三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梦断关山月”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亲人重逢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入微,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深刻的个人体验,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