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德安县尉刘麟纪

千里浔阳客,青衫泪未干。
琵琶秋月白,芦荻晓霜寒。
感慨悲王粲,登临忆谢安。
风尘满江右,何处觅渔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德安县尉刘麟纪》是一首元代诗人周巽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怀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古诗及其背景、内容等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周巽,元吉安人,字巽亨,号巽泉,曾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予永明簿。其诗歌创作丰富多样,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创作动机:《寄德安县尉刘麟纪》的创作,可能源于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流露,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与哀愁。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千里浔阳客,青衫泪未乾。琵琶秋月白,芦荻晓霜寒。感慨悲王粲,登临忆谢安。风尘满江右,何处觅渔竿。
  • 译文:诗人以“千里浔阳客”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作为远行的旅人,身处异乡却心系故土的情怀。接着,“青衫泪未乾”透露出诗人因思乡而泪水盈眶,心情沉重。“琵琶秋月白”则通过琵琶声声,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寂寞。“风尘满江右”暗示了战乱频发的时代背景,使得诗人对家乡的记忆更加深刻。最后一句“何处觅渔竿”,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归宿的迷茫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 诗歌内容解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琵琶秋月白”,通过音乐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芦荻晓霜寒”则通过芦苇和晨霜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寒冷而又孤独的感觉。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背景。
  • 人物情感的投射:诗人不仅以景抒情,更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历史人物身上,如“感慨悲王粲”,借用三国时期著名诗人王粲的形象,表达自己身世之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寄德安县尉刘麟纪》不仅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