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往辽西

驱车又出塞,今岁过辽西。
霜落雕弓动,云横玉帐低。
征鸿音讯杳,飞蝶梦魂迷。
欲寐还惊起,门前闻马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今岁往辽西》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丈夫征戍的深切思念。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今岁往辽西》的作者赵嘏,字承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尤擅七律,其诗作以清圆熟练见长,时有警句,耐人寻味。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柔美的田园诗,也有豪放激昂的英雄诗,而这首《今岁往辽西》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2. 原文解析:原诗如下:“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这两句诗简洁地勾勒出了作者的行程和心境。“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表达了一种时间上的跨越,从一年的前一年到后一年,地点也由代州北部扩展到了辽水西边。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地理位置的变迁,还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3. 情感表达:诗中的“只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透露出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新环境的不适。这种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变化时的心理体验。“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凋”则描绘了战争与和平背景下人物的不同命运,既体现了历史的沧桑,也反映了人性的脆弱。

  4. 历史背景:赵嘏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乱的时期,边疆战事不断,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往往承载着更多的情感和思考。《今岁往辽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创作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篇单纯的旅行记,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

《今岁往辽西》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经历的诗歌,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种种情感的细腻描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