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为林从吉赋

湖亭曾听月琴弹,梦想遗音在广寒。
药杵捣霜惊别鹤,桂阑拂露引孤鸾。
冰弦低转临瑶席,金粟微飘满石坛。
写尽凌波仙子意,清虚夜静曲声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琴为林从吉赋》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元代诗人周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月琴为林从吉赋》是一首描绘了一幅月夜之下,以月琴奏乐的雅致场景的诗歌。

在这首诗中,诗人周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湖亭之中,诗人曾聆听过一位名叫林从吉的人弹奏月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种情境,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2. 艺术特色:周巽在《月琴为林从吉赋》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如“药杵捣霜惊别鹤”,“桂阑拂露引孤鸾”,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巧妙地使用了“冰弦低转临瑶席,金粟微飘满石坛”等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月琴演奏的音乐效果,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优雅的音乐世界。
  3. 情感表达:《月琴为林从吉赋》不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月琴为林从吉赋》不仅是元代诗人周巽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