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宁寺用彦老韵二首其一

十年不得舞衣班,行尽天涯万里山。
黄阁伴食空皓首,苍生未济漫胡颜。
新朝兵革征方急,旧隐烟霞尚未还。
衮衮簿书尘满眼,衰翁奚暇谒松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天宁寺用彦老韵二首其一》是由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绘了作者在天宁寺游览的所见所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开篇“云卧苍崖百顷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天空中云雾缭绕,如同山峦般连绵起伏,覆盖着整个苍茫大地。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宏伟与神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四句诗进一步展现了天宁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之美。诗人通过对湖水和山色的细致观察,将它们描绘得如梦似幻,令人陶醉。同时,他也将西湖与古代美女西施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全诗以“何人解赏西湖好,佳丽地灵苏子来”作为点睛之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之美的独特见解和赞赏之情。他认为自己虽然不是欣赏美景的最佳人选,但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并与古人苏子产生了共鸣。

《过天宁寺用彦老韵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性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考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