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别非熊

灵木垂芳桂两枝,非熊佳誉动西涯。
倦听琴阮嫌狂客,饱看经书厌小诗。
成德羡君垂竹帛,虚名嗟我类刀锥。
会难别易堪惆怅,何日重来谁得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用韵别非熊》是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诗

耶律楚材,金末元初的著名文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出身于契丹族的世家。他博学多才,不仅精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等,还旁通释老、医卜之学。在金末的政治动荡中,耶律楚材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元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他的诗作《再用韵别非熊》充分展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文学造诣与思想情怀。

《再用韵别非熊》这首诗,通过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首句“灵木垂芳桂两枝”寓意着高洁的品质,如桂花般芬芳;“非熊佳誉动西涯”则反映了他因才华横溢而受到广泛赞誉的情况。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他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如“倦听琴阮嫌狂客”,意指那些追求物质享受而忘却真我的人。同时,他对于沉浸在书卷中的经书深感厌烦,用“饱看经书厌小诗”表达出自己更偏向实际行动而非空洞理论的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成德羡君垂竹帛,虚名嗟我类刀锥”进一步揭示了他的价值观。他羡慕那些能够留下政绩和美誉的人,而对自己名声过重却无实质贡献的现状感到无奈。“会难别易堪惆怅,何日重来谁得知”。表达了一种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和对可能重逢的渴望。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对生命无常和命运多变的哲理感慨。

《再用韵别非熊》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感慨的诗歌。它不仅呈现了耶律楚材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环境。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研究耶律楚材以及元朝初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