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振之二首

半纸功名未可呈,无心何处不安生。
十年沧海尘空起,百岁黄粱梦乍惊。
旧径既荒松菊在,丹诚不变鬓髯更。
年来渐有升平望,每恨栖鸡半夜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振之二首》是耶律楚材在金朝末年与好友李振交流时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功名、自然和归耕的深刻思考。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是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他是蒙古帝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宰相,也是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变迁和个人经历的起伏,这些体验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2. 作品原文及翻译:《和李振之二首》中的第一首诗如下:

  • 半纸功名未可呈,无心何处不安生。
  • 十年沧海尘空起,百岁黄粱梦乍惊。
  • 旧迳既荒松菊在,丹诚不变鬓髯更。
  • 年来渐有升平望,每怅栖鸡半夜鸣。
    第二首诗为:
  • 酷忆遥山寸碧呈,归耕何日乐余生。
  • 蝇营得失都无念,狗苟荣枯总若惊。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和李振之二首》不仅展示了耶律楚材的文学才华,更是通过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