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川严亚之见寄五首

当年西域未知名,四海无人识晋卿。
扈从銮舆三万里,谟谋凤阙九重城。
衣冠异域真余志,礼乐中原乃我荣。
何日功成归旧隐,五湖烟浪乐馀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武川严亚之见寄五首”是耶律楚材的作品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交流。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其本名为吾图撒合里,是契丹族的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同时也是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

耶律楚材的诗歌创作涵盖了许多题材,包括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友情的颂扬等。其中《和武川严亚之见寄五首》中的第五首便是他以诗人的身份,对友人严亚之的诗作进行了回应与赞赏。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耶律楚材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洁的人格魅力。诗中写道:

  • 寥落龙沙寄此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荒凉之地,但仍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 情钟我辈岂无情:强调了与严亚之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面临困难依然不改初衷;
  • 参商管鲍贤朋友:以古代传说中的参星与商星为比喻,称赞严亚之的贤德,并称其为可共患难的朋友;
  • 南北机云好弟兄:用南北朝时期的机云比喻双方如同亲密无间的兄弟一样。

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看到耶律楚材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还可以感受到他对朋友之间真挚情感的追求和肯定。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风貌和精神追求。

耶律楚材通过“和武川严亚之见寄五首”这一作品,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诗人所具备的高度素养和文化担当。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