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驰传暮城东,夜宿萧条古驿中。
别后尚存柴户疏,重来犹有瓦窗蓬。
主人欢喜铺毛毯,驿吏苍忙洗瓦钟。
但得微躯且强健,天涯何处不相逢。
再过西域山城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过西域山城驿》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耶律楚材创作,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人际温暖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西域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诗的相关介绍:
作者介绍:《再过西域山城驿》的作者是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金元时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及政治家。他的生平事迹丰富而复杂,涉及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耶律楚材不仅精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等学科,还涉猎医学、占卜等领域,对金朝末期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时间标注为“庚辰之冬”,即公元1240年冬季,诗中描述了耶律楚材一次长途跋涉至西域的经历。他在途经一座名叫“山城驿”的地方时,留下了这首表达旅途艰辛与人际温情的诗篇。
诗的原文:《再过西域山城驿》的原文如下:“去年驰传暮城东,夜宿萧条古驿中。别后尚存柴户疏,重来犹有瓦窗蓬。”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西域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去年驰传暮城东”描绘了诗人去年冬天的一次长途旅行,傍晚时分,他乘坐驿车前往西域。第二句“夜宿萧条古驿中”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苦。第三句“别后尚存柴户疏”则表现了虽然已经分别,但驿站中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柴户(古代驿站用于传递文书的小房间)和疏(竹简),暗示着历史的延续和人事的变迁。最后一联“重来犹有瓦窗蓬”则传达出无论何时重访此地,依旧能感受到那份简朴与宁静。
耶律楚材的《再过西域山城驿》不仅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的诗,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