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乐天

荆水浑如八节滩,玉泉佳趣类香山。
韦编周易忘深意,贝叶佛经送老闲。
爽我琴书池五亩,侑人诗酒竹千竿。
乐天活计都相似,脂粉独嫌素与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慕乐天》是金末元初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历法、地理、医学等多个领域,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在金朝末年,耶律楚材被征召为官员,参与了政治与文化的多重事务,如参与制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等重要决策。
  1. 诗歌内容解析
  • 诗的第一句“荆水浑如八节滩”描绘了荆水的湍急波涛,如同经过多次曲折的八节滩。这种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激越与不稳定,暗喻人生道路的艰辛与曲折。
  • “玉泉佳趣类香山”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美好情趣的追求,通过玉泉之水与香山美景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
  • “韦编周易忘深意”反映了作者对经典著作研究的深入和执着,通过反复研读《周易》,忘却了其中艰深的含义,体现了求知若渴的精神。
  • “贝叶佛经送老闲”则是说在晚年时期,阅读佛经成为作者的一大乐趣,表明了对宗教或哲学探索的喜爱,以及对心灵的一种慰藉。
  1. 思想内涵分析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于学习与生活态度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重视精神修养和内心平静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诗中的“脂粉独嫌素与蛮”反映了作者对朴素无华生活方式的偏好,暗示了作者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慕乐天》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描写诗,更是一首深刻表达人生哲理和价值取向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耶律楚材展现了其深邃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生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