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子法韵

达磨一派未西来,无限劳生眼未开。六朝繁盛已矣耳,两晋风流安在哉!
自笑中书老仆射,事佛窃仿王安石。公案翻腾旧葛藤,林泉准备闲踪迹。
用之勋业垂千秋,发扬孔孟谁为俦。舍之独善乐真觉,赋诗舒笑临清流。
岂止渊明慕松菊,晋室高贤十八九。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
苏、黄冠世能文词,裴、张二相名当时。祖道禅林恣游戏,尧风舜德甘嘘吹。
达人不为造物役,打破东西与南北。毛吞巨海也寻常,出没纵横透空色。
真如颇与羲易同,不动确乎无吉凶。湛然信笔书寱语,临风远寄绿野翁。
赠君一句直截处,只要教君能养素。但能死生荣辱哀乐不能羁,存亡进退尽是无生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裴子法韵》是金末元初耶律楚材创作的作品。下面,将从作品的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以及作者的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
  • 达磨一派未西来,无限劳生眼未开:表达了对佛教禅宗流派的一种感慨,认为禅宗虽未传入中原,但人的心灵却未曾觉醒。
  • 六朝繁盛已矣耳,两晋风流安在哉:通过对比东晋和六朝的兴衰,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 自笑中书老仆射,事佛窃仿王安石:耶律楚材自我嘲笑为中书省的旧职官员,他模仿王安石变法,但同时也受到佛教的影响。
  • 用之勋业垂千秋,发扬孔孟谁为俦:表达了对功绩永存的向往,同时提出自己是否能够像孔子和孟子一样影响后世的问题。
  • 舍之独善乐真觉,赋诗舒笑临清流:表达出一种遗世独立的境界,享受自然,以诗歌自娱。
  • 岂能止于渊明慕松菊?晋室高贤十八九:反问自己是否能像陶渊明那样只追求自然的美,同时提到晋朝的高贤有十八位之多。
  • 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批评了社会的不公现象,指出君子的价值被忽视,而小人利用名利。
  • 苏、黄冠世能文词,裴、张二相名当时:提到了两位文学家苏轼和黄庭坚以及裴度和张柬之的事迹,表明在当时他们是著名的文人。
  • 祖道禅林恣游戏,尧风舜德甘嘘吹:描述了他们在道教和佛教的环境中自由游玩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于儒家道德的淡泊。
  • 达人不为造物役,打破东西与南北:表达了对于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不受自然法则的束缚。
  • 毛吞巨海也寻常,出没纵横透空色:比喻自己的思想如同吞下了巨大的海洋,虽然平常但却深邃。
  • 真如颇与羲易同,不动确乎无吉凶:表达了对于佛教真谛的理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并不依赖外在的变化。
  • 湛然信笔书寱语,临风远寄绿野翁:表达了写作的自由与随性,将自己的感悟寄托给远方的朋友。
  • 赠君一句直截处,祗要教君能养素:提供了一种生活哲学,即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和。
  1. 作品赏析
  • 哲理性强:作品中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考,涉及到佛教、儒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 语言风格独特:耶律楚材运用了独特的文言文风格,使作品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 情感丰富: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
  • 艺术价值高: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1. 作者简介
  •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金末元初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一生跨越了金、元两个朝代,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 政治生涯:耶律楚材在政治上有较高的造诣,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他的政绩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
  • 文学成就:耶律楚材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词、散文等作品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文化背景
  • 元代文化: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其文化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元曲、元杂剧等艺术形式。
  • 禅宗影响:元代是禅宗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时期,许多文人雅士受此影响,创作了大量关于禅理的文学作品。
  • 宋词影响:宋代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对元代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元代词人在风格上更加多样化。
  1. 社会评价
  • 学术界的评价:学术界普遍认为《和裴子法韵》是耶律楚材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读者的评价:读者们对《和裴子法韵》的评价也十分热烈,许多人认为它是理解元代文化和社会的窗口。
  1. 研究意义
  • 历史文化价值:《和裴子法韵》不仅是耶律楚材个人生平的记录,也是元代文化的缩影。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文学艺术价值:该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使其成为文学研究中的宝贵财富,对于研究古代诗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学习建议
  • 深入研究:学习《和裴子法韵》时,应深入挖掘其中的哲理思想和艺术特色,理解作者的思想背景和文化环境。
  • 比较分析:可以将《和裴子法韵》与其他同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文学史中的位置和影响。

《和裴子法韵》是一首充满哲理、富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