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葛推官

五罚从容至,群生阨塞多。
但无为已甚,勿问达如何。
早读于公戒,终传召父歌。
故人风雨节,为我数经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葛推官》(范椁)是元代诗人范椁创作的一首诗,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情感。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江西清江(今属江西樟树)人。他早年家贫早孤,但通过自己的刻苦自学,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文人。
  1. 诗歌原文
    五罚从容至,群生阨塞多。
    但无为已甚,勿问达如何。
    早读于公戒,终传召父歌。
    故人风雨节,为我数经过。

  2. 主题内容解读

  • 政治与人生哲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通过“五罚从容至,群生阨塞多”表达了对官场中权力的微妙平衡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的认识。同时,“但无为已甚,勿问达如何”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
  • 道德教育:诗中的“早读于公戒,终传召父歌”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教诲来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友情与人生经历:“故人风雨节,为我数经过”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困难时期相互扶持的情景,彰显了人性中的温暖与美好。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范椁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著称,其诗句流畅自然,富有韵味。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五罚从容至”暗示了政治上的宽容和妥协,而“故人风雨节,为我数经过”则通过季节的变化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 结构布局:该诗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层次分明,每一联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1. 文化影响评价
  • 范椁的《赠葛推官》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政治、道德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在文学史上,该诗被视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

《赠葛推官》不仅展示了诗人范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