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芹

路隐岩崖迥,桥通屋舍重。
鸟啼黄叶寺,泉注白云峰。
市贩赊柑柿,畲耕间竹松。
行人报山郡,失喜问萍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西芹》是一首由诗人范椁创作的诗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展示了其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樟树)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变迁,早年家贫早孤,但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在文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奋斗,但他的作品却以清新脱俗的诗风,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诗歌原文:路隐岩崖迥,桥通屋舍重。鸟啼黄叶寺,泉注白云峰。市贩赊柑柿,畲耕间竹松。行人报山郡,失喜问萍踪。
  3. 诗歌翻译:路隐在岩石之间延伸,桥通向屋舍重叠。鸟儿在黄叶寺庙中啼叫,泉水从白云山峰流淌。市场上有人赊买柑橘和柿子,山间畲民耕作着竹和松。行人报告山郡的情况,询问旅人的踪迹。
  4. 艺术特点:范椁的《过西芹》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两者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5. 社会影响:范椁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与其他几位元代诗人齐名,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他的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西芹》不仅是一首诗,更是范椁用文字构建的艺术世界,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范椁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块璀璨瑰宝,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