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

长年京下送人归,初及扁舟指翠微。
岂意遂闻鸿鹄操?
却须同制芰荷衣。
清江碧树重重见,紫燕黄鹂处处飞。
如此交游二三辈,何因中岁每相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是范梈的古诗作品,并非小说。《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是元朝诗人范梈所作,全诗共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情感以及对其未来道路的祝愿。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出自元代诗人范梈之手。范梈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豪迈、激昂的情感见长,其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
  2. 诗歌原文:《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原文如下:
    长年京下送人归,初及扁舟指翠微。
    岂意遂闻鸿鹄操,却须同制芰荷衣。
    清江碧树重重见,紫燕黄鹂处处飞。
    如此交游二三辈,何因中岁每相违。
    吴侬呼剑每通神,铸作由来极苦辛。
    天下纵无增价士,夜中须有识光人。
  3. 主题思想:该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送别友人,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和鼓励。
  4. 艺术特色:《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
  • 意象生动:诗中的“清江碧树”、“紫燕黄鹂”等意象形象鲜明,生动传神,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 情感真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溢于言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使诗歌充满了人文情怀。
  • 韵律和谐:诗的押韵规整,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意义:《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不仅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该诗作为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传承。
  2. 创作背景:范梈创作《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时,正值其个人生活和创作生涯的一个关键阶段。他身处京城之下,远离家乡,而此时又有一位朋友即将离开,这无疑给他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不舍。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自身对友情和未来的期许。
  3. 影响评价:虽然《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不是长篇小说或戏剧,但它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得到了历代学者和读者的认可和推崇。

《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是元代诗人范梈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