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曲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
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所以乐慈母,不吝千金资。
为母筑别馆,勾带好园池。母曰我暇日,临眺良欢怡。
夹山为寿藏,死汝葬于斯。及死如母言,攀恨无穷期。
即馆奉母容,洒泪松柏枝。至今空涧阿,幽鸟鸣声悲。
故老更为语,母训犹父师。子亡孙已贵,孙复昌书诗。
紫衣腰黄金,入侍白玉墀。间岁万里至,展省甚光仪。
流水莫自急,浮云有余思。谁能和此曲?为继棘荆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山曲》是元朝诗人范梈创作的古体诗。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韩山曲》的作者范梈,其生平与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他生活在元朝时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文化繁荣与政治变革的时代,范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作,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2.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韩山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韩山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白云下,翠竹掩映之下,周氏家族为母建祠的温馨场景。诗歌中的周氏子孝母慈,表达了深厚的家庭亲情和文化内涵。范梈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元代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念,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主题思想:《韩山曲》的主题思想是孝道与亲情的赞颂。诗中通过周氏子对母亲的孝顺和关爱,以及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回报,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最为珍贵的孝道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对家人的关爱和尊敬。
  4. 艺术特色:《韩山曲》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的凝练、意象的生动和情感的真挚上。范梈善于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深厚情感和美好愿景。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5. 影响与评价:至今《韩山曲》仍被广泛传颂,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学者和文艺评论家都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6. 现代解读:《韩山曲》的现代解读不仅仅是对诗歌本身内容的分析,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和情感共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研究,现代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也可以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韩山曲》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能,还传达了深刻的人文情怀。它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