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海康斋居

吟事久已落,兹晨遇高秋。
泠泠空中籁,袭我书帷幽。
如何寒暑疾,径与大江流。
江流不复转,岁月已还周。
游子去京华,邈在天尽头。
胡雁不逾岭,眷眷非良谋。
排云挹飞观,金爵露光浮。
在远心所仰,胡为滞沧洲。
茅屋足花草,洵美难久留。
苟能一吾志,斯道将何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海康斋居》是元朝诗人范椁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吟事久已落,兹晨遇高秋。泠泠空中籁,袭我书帷幽。如何寒暑疾,径与大江流。江流不复转,岁月已还周。游子去京华,邈在天尽头。胡雁不踰岭,眷眷非良谋。排云挹飞观,金爵露光浮。在远心所仰,胡为滞沧洲。茅屋足花草,洵美难久留。苟能一吾志,斯道将何忧。

  2. 诗歌翻译:吟诗之事早已消失,今日早晨我遇到了凉爽的秋季。清冷的风声穿过空旷的山谷,吹拂着我的书斋。为何时光如此无情,仿佛江河一样奔流不息?时间的车轮已经转动了无数个轮回。离别京城的游子,只能在远方望着天际的尽头。鸿雁不会翻过山岭,它们总是眷恋着南方。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向往,但为什么却滞留在这片荒岛之上。简陋的茅屋中,虽然花草满地,却也显得那么短暂美好。如果我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那追求真理的道路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3. 诗歌赏析:范椁通过这首《秋日海康斋居》,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大江流”象征时间之水不断向前,而“胡雁不踰岭”则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的坚持和对于学问的追求。

  4. 创作背景:范椁生活在元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从《秋日海康斋居》中不难看出,范椁对于自然的描绘和对理想的执着,都是他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交织体现。

  5. 艺术特色:《秋日海康斋居》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的描述,范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

《秋日海康斋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古诗,也是研究元朝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