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县楼对月,望浮云山李八百洞,超然有怀

白露浥宵桂,月满浮云山。遥想山中人,与我身俱闲。
少日曾陪供奉班,流浪三千随百蛮。海水接天看不足,却归万壑听潺湲。
累土成岳谅非艰,蚤服玄英勘大还。金阙玉清名籍在,不应犹自恋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新县楼对月,望浮云山李八百洞,超然有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奉新县楼对月时的情景,以及他遥想浮云山中的李八百洞时的感慨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奉新县楼对月,望浮云山李八百洞”,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夜晚景象。诗人独自一人登上奉新县楼上,仰望着皎洁的明月,心中涌起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在浮云山中,又有一处被称为李八百洞的地方,那是一个神秘而幽静的地方,让人心生向往。

接下来两句:“超然有怀,思归去国。”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和思绪。他对于自己的家乡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对于离开国家、离开故乡感到有些遗憾。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或失落,而是选择了超然物外,以超然的心态来对待这一切。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欣赏,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诗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