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山人游湖南

楚山高高楚水清,之子西还复远行。手持空县宝月鉴,人中到处测公卿。
楚有羁臣面如削,千载奸谀胆惊落。谁能早向太平年?识得声名等光岳。
洞庭湖上莎草生,湘娥祠下鹧鸪鸣。与人言必据忠孝,岂独卖卜严君平?
子言亦是蜀州士,家寄钱塘小江涘。九野飞鸿逐便风,行色将我泛湖水。
湖水上,几时来?自古生才须世用,试为今人青眼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山人游湖南》是范梈的作品。范梈(约公元1250年前后在世),字无咎,元代文学家,他的作品以雄健豪放著称,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赠刘山人游湖南》的创作背景与元代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元朝建立后,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仍然存在,文人士大夫常常面临政治上的压抑和生活上的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范梈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刘山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抱负和理想。
  2. 主题思想:《赠刘山人游湖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高尚品格和远大志向的赞美。首句“楚山高高楚水清”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的背景。接着,“之子西还复远行”表达了刘山人即将离去的消息。最后一句“谁能早向太平年?识得声名等光岳”则是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3. 艺术特色:《赠刘山人游湖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范梈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山水、人物和历史典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即豪放中带有一丝悲壮,既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又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赠刘山人游湖南》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元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而且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

相关推荐